学校体育设施对外开放需要制度约束
中小学体育设施对外开放,目前已成为不少地方政府弥补城市健身设施不足、助力全民健身的不错选择。相对于在老城区新建场地、场馆而言,分布于居民区周边的学校开放场地,既能便捷群众,又能花最少的钱做有益的事。但记者发现,此举虽然在不少地方喊得响,把好事做好的却不多。
《全民健身条例》对中小学开放体育场馆早有规定:“公办学校应当积极创造条件向公众开放体育设施;国家鼓励民办学校向公众开放体育设施。”各地也陆续对中小学开放体育场馆进行了一些探索,如宁夏体育局联合财政局等部门专门下发文件对开放体育场馆的学校进行补贴、深圳市通过出台《公办学校体育场馆设施向社会开放指导意见》通过向学校提供维护经费、为开放场馆购买公众责任险等方式免除学校后顾之忧,大大提升群众健身便利性。
虽然各地加快学校体育设施开放的步子在迈大,但群众的吐槽也在不断增多。以宁夏银川市为例,记者实地探访一些中小学却发现,说好的对外开放被以各种理由拒绝,既挫伤了群众健身热情,更损害了将这些学校公布为体育设施对外开放试点的相关机构公信力。
记者采访了解到,学校体育设施对外开放,主观方面主要难在服务意识,客观方面主要难在开放成本及意外伤害引发纠纷两方面。记者发现,凡是公布学校体育设施对外开放的相关城市,基本都或多或少对试点学校予以补贴,而不少地区也通过购买公众责任险等方式免除学校后顾之忧,剔除客观因素,学校体育设施开放的最大制约就是学校主观服务意识不足,不少学校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思维行事。
诚然,学校的首要职责是教书育人,提高教学质量让学生受到德智体等全方位的良好教育,是学校的主要任务之一,我们也要认识到,体育设施对外开放不是学校义务,而是被鼓励之举。但作为公共设施,适当创造条件对公众开放,不仅是贯彻落实《全民健身条例》的担当之举,也是在激发全民健身活力、“给力”健康中国。
当前,在全民健身热潮持续推进过程中,不少地区都对开放体育设施的学校予以制度性的补助、补贴,以激发学校开放积极性。但如何从制度层面保障领了补贴的学校能真开放、常开放及确保更多学校能享受政策红利加入到体育设施开放中来,却缺乏制度约束。
正如一些网民所说,要把学校体育设施对外开放这件好事做好并不难,在做好经费保障、公众责任险兜底的同时,不妨通过奖惩措施,对受到政府补贴、体育设施开放较好的学校在年终评奖评优等方面予以优先照顾,对拿补贴不办事的学校予以曝光并收回相应资金,通过奖惩措施助力更多学校更好开放体育设施,让更多群众享受到全民健身红利。
(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