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困”不怕失去学习兴趣才可怕
每个教师都会遇到学困生,甚至是花费近十遍讲解也没有明白的学困生,这时,可能连家长都忍不住要生气、失望,但太原市杏花岭区新建路小学的数学教师关宁不会,她给予这些学困生更多的是鼓励和等待。她认为,“学困”是暂时的,应该担心学生会因暂时的学困而失去对学习的兴趣。
讲了五遍还没懂
亮亮(化名)是关宁曾带过的学生,在二年级学习“时分秒”这一知识时,关宁发现,亮亮对这部分知识从概念到操作都不是很清晰。同班的其他同学都已经懂得并能熟练掌握了,他还是有许多问题没有办法理解,不是分针、时针混淆,就是画分针指向的数和题意不符。为此,关宁一对一地跟亮亮讲解了多次。放学回家后,亮亮的妈妈也进行了及时辅导。但同一题目讲了五遍了,亮亮还是没有完全领会。经过多次讲解后,别的孩子都已掌握,可自己的孩子还是稀里糊涂的,亮亮妈妈着急得生气起来,甚至掉下了眼泪。
这正是关宁所担心的。家长着急的同时表现出的生气,会让孩子不自信甚至会让孩子觉得自己天生就是笨。学生学困是暂时的,最怕因此而让孩子失去对学习的兴趣。
关宁开始围绕“鼓励”和“等待”这两个关键词安抚亮亮妈妈。“我更担心的是孩子失去学习的兴趣,那会更加可怕。”关宁告诉亮亮妈妈,这段时间,应该先把“时分秒”这个知识点放一下,等待这一知识在亮亮心里生根发芽,因为再这样教下去,亮亮会有逆反心理。同时,关宁让亮亮妈妈在那段时间里,特别关注孩子其他方面的优势,并给予鼓励,让亮亮有成就感。
用陪伴等待成长
“信任对每一个人来说都很重要,它是一个孩子能够独立解决问题的基础,是鼓励孩子成长的动力。”关宁说,“当我们发出信任的信号时,平等是最根本的姿态,大人与孩子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当孩子完成一项任务的时候,他所获得的成就以及别人的肯定,会让信心在他的心中播下一颗种子,慢慢地生根发芽,促使他更加有信心完成其他的事情,信心是可以孕育信心的。”
大约过了两周,亮亮主动找到了关宁,并拿出了自己练习“时分秒”的相关题目。关宁告诉记者,她当时感觉到了孩子身上散发的浓浓求知欲,又有一丝害怕,又有一点期望。当即,关宁放下手里的工作,仔细地给亮亮批改。结果,亮亮只错了一题,关宁给了亮亮一个大大的拥抱。“那个拥抱既是对亮亮的鼓励,也是对亮亮的感恩。”关宁说,“我感恩这个天真无邪的孩子,是他让我懂得了教育的真正意义,正是耐心等待孩子的成长。”
“人类是世界上最复杂的动物,没有一个相同的人,所以,对待学生需因人而异,但相同的是要用陪伴等待每个孩子的成长,用爱去鼓励每个孩子的行动,静静地等待孩子的成长。”关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