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电子商务从理解“互联网+”开始
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引导互联网企业拓展国际市场。”互联网+风起云涌,互联网+大有可为。本报联合商务粮食局,从即日起,将连续刊载互联网+相关信息和内容,期盼更多有识之士关心互联网+,融入互联网+,富裕千万家,提升县域综合竞争力。
什么是“互联网+”?
“互联网+”战略就是利用互联网的平台,利用信息通信技术,把互联网和包括传统行业在内的各行各业结合起来,在新的领域创造一种新的生态,就是“互联网+XX传统行业=互联网XX行业”。
在通信领域,互联网+通信有了即时通信,现在几乎人人都在用即时通信App进行语音、文字甚至视频交流,来自数据流量业务的收入大大超过语音收入的下滑,也就是说,互联网的出现并没有颠覆通信行业,反而促进了运营商相关业务变革升级。
在交通领域,移动互联网催生了一批打车拼车专车软件,改善了人们出行方式,增加了车辆使用率,推动了互联网共享经济发展,提高了效率、减少了排放,对环境保护也做出了贡献。
在金融领域,国家对互联网金融研究越来越透彻,银联对二维码支付给出标准,互联网金融也得到了国家相关政策的支持和鼓励,有序发展。
在零售、电子商务等领域,和互联网有效结合,更是大势所趋。
目前,“互联网+农业”已经深入到从生产、加工到销售的农业产业链的各个环节。比如,有的农户以半成品生鲜电商为发展方向,用户可以通过线上预订、线下地铁口自提的方式来购买半成品生鲜;有的农场通过大数据技术的整理实践,使粮食增收成本下降。我们有理由相信,通过“互联网+”,一定会让农业、农村在迈向现代化的进程中插上信息化翅膀,牵引亿万农民实现“在宽带上增收、在键盘上小康”。
“互联网+”不仅正在全面应用到第三产业,形成了诸如互联网金融、互联网交通、互联网医疗、互联网教育等新生态,而且正在向第一和第二产业渗透。工业互联网正在从消费品工业向装备制造和能源、新材料等工业领域渗透,全面推动传统工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农业互联网也在从电子商务等网络销售环节向生产领域渗透,为农业带来新的机遇,提供广阔发展空间。
我们抓住机遇,我们将大有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