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不怕晚,有心最重要

27.07.2015  17:42

      读过林语堂先生:“人生在世——幼时认为什么都不懂,大学时以为什么都懂,毕业后才知道什么都不懂,中年又以为什么都懂,到晚年才觉悟一切都不懂”这段话。终于明白,人生就是一个终身学习的过程。

 

      学习就好比人生的阶梯,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我们从未止步攀登。历来有好多名人志士他们都懂得去学习,去掌握知识,致使他们获得惊人的成就。美国汽车著名制造商亨利福特曾说过:当一个人停止学习时,他就老了!不管是30岁还是80岁。不停止学习才能保持年轻,在人生中重要的事就是保持心理年轻。所以努力学习去保持年轻吧!

  

      学习不怕晚,什么时候开始都可以,只要肯用心,肯努力,肯坚持,一定会有所成就,正如梁实秋先生所说:“有人八十岁才开始学画,也有人五十岁开始写小说,都有惊人的成就。

  

      当然,人们常说“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这只是说学习越早越好,从小学习,精力充沛,记忆力也强,拥有的学习时间也多,但并不是说学得晚就学不好,学得晚有学得晚的优势。

  

      虽然与小孩相比,我们接触到的东西很多,难免心里有些杂,但这正是我们的优势。正因为融入了社会,我们有了更多的经验,在学习的时候能够得到自身所具备的经验的引导,只要专心去学,怎么可能学得慢呢?至于学习时间,可以根据具体从事的工作来调节。只要学,就能丰富知识,为工作或事业打下基础。

  

      永远不要担心学习来不及,因为在担心的时候,时光已悄然溜走。所以,只要想学习,就从现在开始。任何时候都还来得及,不要担心太晚,只要有学习的动力、有学习的志向,及早地开始掌握知识,便能利用知识指导工作和事业。

  

      古今中外有许多拜师求学的先例。春秋时期,晋国有个乐师叫师旷,眼睛失明,但善弹一手好琴,精于辨音。有一天,晋平公问师旷,我已经70岁了,还想学习,恐怕已“”了,先生你看呢?师旷没有正面回答,而是接过晋平公的“”字说道:“暮何不炳烛乎?”  晋平公有些不解,怔怔地望着师旷。师旷便进一步解释说:“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晋平公听了,恍然大悟,高兴不已,从此开始了晚年的求学路。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学习是没有止境的,我们应该活到老学到老。

  

      师旷把什么时候学习都来得及、什么时候学习都有好处通过比喻给予了形象的描述。古人都如此地理解学习,我们更要利用好时间,充实自我,丰富自我,完善自我。

  

      总之,无论我们身处什么环境,位于什么样的工作岗位,学习永远都是必须的。当然,永远来得及。所以,永远不要用“来不及”来阻挡想学的欲望,那只是一个借口;如果真正想学,就应该摒弃这些借口,从当下开始,好好学习。

  

      学习不分早晚,重要的是你要有一颗诚挚求知的心和坚持不懈的精神,“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只要你想学习的心坚定不移,没有什么困难是不能战胜的,没有什么沟坎儿是不能跨过的,用心求学,珍惜时间,胜利的果实迟早属于你!

  

      画家齐白石因为家境贫寒,小时候只读过一年的书就迫于生计开始过上放牛、砍柴的生活。但是,贫苦的生活没有磨灭他求学的意志,他常常借放牛、砍柴之余读书和练习作画。生活的压力沉重地压在少年齐白石的身上,他一直没有得到从师系统学习绘画的机会。为了生活,齐白石在13岁时做了木匠学徒,之后又改做雕花木工,直到24岁时,他才开始学习绘画,两年后他跟随萧芗陔、文少可学画;27岁又拜入胡沁园、陈少蕃门下,学习诗文书画;37岁转从王闿运学画;40岁他离开家乡,到处游玩,走遍中国的大好河山。经过丰富的游历,齐白石的画风逐渐改变,自成一派,笔墨浑润,色彩明艳,造型简练,形象生动,意境淳朴而厚实,达到了绘画艺术的极高境界。

  

      齐白石热爱绘画却起步很晚,但是他在学习绘画时用心专注,坚持不懈,最终在绘画艺术领域取得辉煌的成绩,成为我国近现代著名的绘画大师,世界文化名人。

  

      诚心求学的人从不嫌晚,他们生命中的每一寸光阴,都在用心学习,哪怕是已成为白发苍苍的老人,仍然有一颗求知的心。

  

      在美国的弗吉尼亚州,有一个农场女工人叫摩西,她几乎一辈子都在种田,然而,一次病发改变了她的人生。

  

      摩西在76岁的时候,因为关节炎病发严重而不能再到田里干活,但是,她不想终日闲在家里,无所事事,把自己变成一个废人,她想要重新开始学习新知识,充实自己,证明自己存在的价值。于是,她开始了自学绘画的生活。在她的认真、努力下,她的绘画技巧不断提高,仅用了短短5年时间,她就举办了个人首次画展。画展是在美国大都市纽约举办的,前来参观的人们看一幅幅精美的画作,都由衷地敬佩这位老人。

  

      摩西的首次画展轰动全国,影响广泛,非常成功,但是摩西并不自满,她坚持学习,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她的艺术生涯虽短暂,但是成果却非常丰厚,从事绘画的5年里,她居然画出了1600多幅作品。面对自己的“硕果”,摩西老人曾自豪地说:“上帝会眷顾每一个努力学习、不断上进的人,为他打开成功之门,哪怕你已是80岁的老人。

  

      学习没有来不及的时候,正如梁实秋先生所说:“有人八十岁才开始学画,也有人五十岁开始写小说,都有惊人的成就。”所谓的太晚只是逃避学习的借口,只要我们想学,并且能够做到用心专注,就一定会有收获。

  

      “活到老,学到老”,这是很多人习以为常的一句话,其中却蕴藏着人生的大道理。年轻时,学是为了理想,为了安定;中年时,学是为了充实,补充空洞的心灵;老年时,学则是一种意境,慢慢品味,乐在其中。有了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心就会一直年轻,人就会一直不老。

  

      学海无涯,成功无止境,我们只有不断学习,才能不断完善自己,不断超越自己,才能收获一生的幸福和辉煌。

山西省高级人民法院2022年8月政府采购意向
为便于供应商及时了解政府采购信息,法院
山西省高级人民法院机关2022年8月政府采购意向
为便于供应商及时了解政府采购信息,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