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排输意大利后郎平偷抹眼泪 怕影响队员硬瞒着
编者按北京时间10月13日凌晨在意大利结束的2014年世界女排锦标赛上,中国女排获得银牌。这是中国女排从北京奥运会周期开始滑入低谷以来,在世界大赛上取得的最好成绩。其中,作为世界排坛昔日的著名运动员、当今的顶尖教练员,郎平的执教能力毋庸置疑,但在短短一年半时间里就把一支已经跌入谷底的年轻队伍带出成绩,郎平光有“满腹经纶”显然不够。正如很多队员所说,郎平既是教练又是母亲,既有威严更有温情。郎平与队员之间的情感融合,是中国女排重新崛起不可或缺的因素。在本次世锦赛的20天比赛时间里,郎平母亲式的教练形象更是体现得淋漓尽致。本报特约在意大利全程采访本次世锦赛的北京体育广播记者杨晓轩,写下一名现场记者对“郎家军”大家庭的所见、所闻和所感。
女排世锦赛第二阶段排位赛期间,中国女排转战意大利东北部城市里雅斯特的当天晚上,主教练郎平说:“我准备给孩子们放半个小时假,让她们出去转转。来意大利这么多天了,除了训练和比赛,孩子们整天都憋着。所以我一会儿跟她们说,给她们放个风。”
女排世锦赛六强赛,中国女排以3∶2逆转战胜多米尼加队。赢球之后的中国女排高兴得炸开了锅,队员更是“撒开了欢”地庆祝。主教练郎平时不时看着这群年轻的姑娘说:“孩子们,你们小声点儿,老太太我的耳朵受不了。”
“孩子们”,“老太太”——这就是“郎家军”内部最简单也最实在的人物关系谱。“孩子们”当然是中国女排的队员,这群十九二十来岁的花季姑娘刚刚在女排世锦赛勇夺亚军,用青春继续为中国女排书写着传奇和自豪。而“老太太”,则是主教练郎平经常挂在嘴边的一个词——一般情况下和“孩子们”同时使用。虽然还没到60岁,但单纯从辈份来论,郎平当队员的“老太太”一点也不为过。而这个神奇的“老太太”在世锦赛期间指挥若定,愣是领着一帮战术还未完全成形的青年军杀进世锦赛的决赛,也创造了中国女排世锦赛上获取奖牌的“郎平定律”。
“老太太”对“孩子们”的爱是浓浓的。世锦赛期间,“老太太”郎平并不是很担心朱婷的能力,而是很关心她的吃饭问题。“朱婷你吃饱了吗?”是郎平在开饭时间总要问朱婷的一句话。除了吃饭,朱婷的心态也是郎平要重点照顾的。毕竟对于朱婷而言,世锦赛这样的比赛远非当年的世界青年女排锦标赛可比,压力可想而知。为此,在来到意大利之后,和朱婷聊天,释放她的压力就成为郎平的一项主要功课。郎平在赛前还特意叮嘱记者不要找朱婷采访,她说:“小孩儿面对大赛有点压力,一会儿担心一传,一会儿担心进攻,这几天一直在给她做工作,帮她调节心理。”郎导表示,知道大家都关心朱婷,但在这个时候,对她最好的帮助就是给她空间。
女排世锦赛决赛,中国女排对阵美国女排。第2局后半段,场边指挥的郎平已经发现朱婷的技术动作出现了一些变形,虚汗也开始增多,这是体力下降过快的表现。第3局,郎平果断用刘晓彤换下朱婷,中国女排顺势取胜第3局。直到第4局最后的关键分,郎平才重新换上朱婷。虽然最后的决赛输了,但郎平一直在替朱婷“圆场”,她说:“赛前,小孩儿的腿就跟灌了铅似的,跳也跳不动,今天打到最后,小孩儿真的挺不容易的。”
如果说朱婷得到郎平的呵护,是因为她是中国女排当仁不让的进攻核心的话,那对于17岁的袁心玥和世锦赛期间刚过完20岁生日的杨方旭来说,“老太太”的爱则是最好的避风港。
世锦赛半决赛,中国女排对阵东道主意大利队,本场比赛由于主力副攻徐云丽因伤缺阵,小将袁心玥首发出场,并有极为不俗的表现。其实,赛前郎平跟袁心玥说:“你就上去打,反正现在咱们也没人可换了。打好了全是你的,打坏了责任在我。”
世锦赛第二阶段比赛,中国女排以3∶0击败德国队,比赛的过程远不像比分这么简单。在比赛陷入僵局时,郎平换上杨方旭,成为取胜的一个奇兵。上场前郎平叮嘱这个山东妹子:“你该喊就喊,该叫就叫,这么年轻,有点儿朝气,放开打,别想太多,一定能行。”
世锦赛上,中国队两次与东道主意大利队相遇,第一次比赛,中国队以1∶3落败,除了意大利队的主场氛围和中国队自身水平未能完全发挥之外,当值裁判的判罚也对中国队有失公允。郎平在赛后忍不住在卫生间落泪,事后,当记者安慰郎平时,她首先想到的依然是“孩子们”,她告诉记者不要把她落泪的事情在当时报道出去,免得队员看到后受影响。
“孩子们”对“老太太”的爱也是深深的。由于不习惯意大利的伙食,世锦赛期间,中国女排吃饭成了大问题。得益于中国记者在意大利搭建的“小厨房”,算是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球队的吃饭难题。不过由于“小厨房”能力有限,不可能按人头供应,所以每次送餐的饭菜就格外受到队员的珍惜。不过爱吃归爱吃,队员总是习惯从每份饭菜中盛出一部分留给饭点总是“迟到”的郎平。而郎平总是“迟到”的原因,队员都清楚,是主教练希望先紧着队员吃。
有人感慨于此,认为中国女排最大的进步就是来自球员与教练之间相互信任、关怀和理解,反映到场上就是团结协作的表现。不可否认,在伦敦奥运周期中,中国女排三换主教练,在很大程度上涣散了人心,球队内部出现种种不和谐的声音。郎平执教中国女排,可谓众望所归,队员对郎平有着一种与生俱来的服从感,姑娘们大都有“愿意跟着练、渴望跟着练、服服帖帖跟着练”的感触。对于队员而言,郎平是偶像、是师长、是教练,更是疼爱她们的“老太太”。
在“老太太”的努力下,主攻方面,朱婷的成长自不必说,刘晓彤的进步也与郎平的悉心调教密不可分。副攻方面,小将袁心玥的出色表现也得益于郎平的慧眼识珠。接应二传上,曾春蕾与伦敦奥运会相比成熟不少,小将杨方旭打得也是虎虎有生气。这样就使得中国女排能打球的人越来越多。中国女排的主力与替补之间不再是以往泾渭分明的楚河汉界,而是不同的战术配备。由此一来,就使得中国女排的战术套路与之前相比丰富了许多,应变能力自然也得到提升。中国女排能够在本次世锦赛上走到最后一天,也得益于这样的人才储备。
信心上的提升也不能不提。郎平执教以后,大胆用人,很多国家队以往的边缘球员得到了充分的历练,比如刘晓彤等人。郎平对球队信心的提升不是单靠成绩,而更多靠给予球员锻炼的机会。球员打球的机会多了,技术提高了,自己和自己比就能看到进步,信心自然就有了。现在在场上,乱球局面中,场上每个进攻队员都敢于大声喊出:“我来!”这就是信心的一种体现。
同时,理念亦不可忽视。郎平上任后,理念变化最明显的有两个。一是组建大国家队的概念,让中国女排的选材范围更加宽广;二是在比赛和成绩上有所取舍。比如今年放弃亚洲杯,留四大主力在京不随队参加世界女排大奖赛总决赛,这样的事对于以往那支什么比赛都要成绩的中国女排是不可想象的。但中国女排这种取舍体现的变化,无疑是理念上的巨大进步。
诚然,中国女排在世锦赛的“中考”中成绩斐然,但对于在明年世界杯、乃至后年里约奥运会上志存高远的中国女排而言,依然存在着不足和问题。但我们有充足的理由相信,郎平对于中国女排,已经摸准了脉博,厘清了病症,也找到了一条解决之道。不夸张地讲,在一定程度上,郎平开启了中国女排的新纪元,悄然间给中国女排搭建完成了未来两个奥运周期(里约和东京)的人才构架,未来几年,在人员上,中国女排都会享受到郎平留下的“福利”。因此对于未来的中国女排,我们可以有所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