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钢集团创新撑起的“中国荣誉”

25.07.2014  11:07

太钢集团创新撑起的“中国荣誉

2014年5月17日,这是让每一名太钢人为之骄傲和自豪的一天。这一天,第三届“中国工业大奖”颁奖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太原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一举捧回了在中国工业界最具分量的“中国工业大奖”。

这是迄今为止,被誉为中国工业“奥斯卡”的“中国工业大奖”首次落户山西,太钢集团也成为本届评选中惟一获“中国工业大奖”的冶金企业。

评委会给太钢的评价是:多年来,企业注重贯彻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以自主创新为主,掌握了多项关键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助推产品升级换代,提升了行业整体水平,提高了我国工业经济的国际竞争力,是中国企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一面旗帜。

创新是太钢的灵魂,也是每一名太钢人始终铭记和奋斗的企业座右铭。太钢近年来的发展进程,无疑就是一部创新发展的历史。新世纪伊始,太钢就在企业中广泛倡导“闻新则喜、闻新则动、以新制胜”的创新理念,坚持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双轮驱动,把创新的思想与意识始终贯穿企业发展的全过程。十几年来,在坚持不懈的创新中,着力开发了“高、精、尖”的不锈钢产品,企业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突破。从长年占据着国内市场占有率第一位置的火车轮轴钢,到应用于“东风”系列火箭、“神舟”系列飞船和“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关键部位的二十种特种钢材;从小小一角硬币的造币用不锈钢,到横跨35公里大海的港珠澳大桥的双相不锈钢钢筋等,太钢掌握了一大批具有国际领先水平、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不锈钢工艺和产品的专有关键核心技术,成为中国民族不锈钢工业的杰出代表和全球不锈钢业界的标杆企业。

中国工业大奖”是国务院批准设立的我国工业领域最高奖项,代表我国工业化的方向、道路和精神,代表工业发展最高水平,由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联合12家全国性行业协会共同组织实施,每三年评选、表彰一次。太钢能在竞争十分激烈的情况下获此殊荣,创新为企业带来的活力,创新为企业带来的收获,无疑是撑起这项“中国荣誉”的核心力量。

带着欣喜,带着希望,更带着求索,记者走进太钢,探寻太钢荣获工业大奖背后的创新之路。

鼓励创新 追求卓越

人才辈出为创新提供人力保证

在“十二五”初期,太钢就确立了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以能力建设为核心、以队伍建设为保障的创新总体思路,“鼓励创新、宽容失败、追求卓越”的创新理念,鼓励职工大胆探索、主动创新。

为打通人才成长通道,太钢持续实施了“培养50名优秀管理人才、100名优秀科技人才、500名优秀操作人才”的“515人才战略”,出台了《2014—2020年高技能人才规划战略》,坚持按贡献参与分配,在人才成长中形成了强有力的激励机制。每年,太钢都要在企业预算中安排3000万元用于科技成果奖励,对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人才予以重奖,激发了强大的创新活力。

针对企业中青年职工较多的情况,太钢连续15年开展了青年创新创效活动,创新项目的选题、立项都是“海选”式的,青年职工只要在企业工艺、设备、质量、安全、节能降耗等方面遇到难题,均可开展项目申报,经公司青年创新创效组委会办公室审批后可正式立项。立项时要求确定项目负责人、项目目标值,并签订项目责任书,重大项目由企业一把手和总工程师做项目总监,对项目的实施过程进行监督、协调和推进。

近些年来,太钢与中国钢铁研究总院、北京科技大学、美国匹斯堡大学等国内外40多所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逐步建立起了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建成产、学、研联合实验室14个,先后建成了国家级理化实验室、博士后工作站、中试基地以及16个科研实验室。太钢还与上海交通大学、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签约,选送10名优秀青年参加为期两年半的项目培训,以培养具有卓越领导才能的制造与运营精英,成为国内首个参与“中国全球运营领袖”双硕士学位项目的国有企业。目前,太钢已经形成了山西省不锈钢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西省铁道车辆用钢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先进不锈钢材料山西省重点实验室、先进不锈钢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4个政府创新平台,分批选送了380名管理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赴上海交通大学以及德国、法国等知名企业培训深造。如今,在太钢,以中国工程院院士王一德为首的一批中国青年科学家、享受政府津贴的专家、“333人才”等为代表的优秀科技人员脱颖而出,拥有以工程院院士王一德为代表的老一辈优秀科技人才,以获得“第12届中国青年科技奖”的不锈钢专家李国平为代表的中青年优秀科技人才,以全国青年技能大赛状元李小龙、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炼钢工郭晓兵为代表的高技能操作人才,他们已成为太钢开展科技创新的骨干力量,梯级形的创新型人才队伍已经初步形成。

面向市场 自主研发

科研创新全面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

企业要想在市场上站稳脚跟,科研创新必不可少。尤其在当前钢铁行业普遍不景气的形势下,科研创新已经成为推动企业开拓市场、再振雄风的必由之路。

历任太钢领导曾多次指出,在复杂多变的经营环境下,各级领导要充分认识科技质量工作在市场竞争中的重要作用,加强对科技质量工作的领导,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对促进企业转型跨越发展至关重要。

如今,科技为太钢工艺提升、装备升级、产品结构调整、数字化太钢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太钢原有的2250mm热连轧冷却系统不能满足新一代高强度、高塑性钢材的生产要求。经过详细的研究论证,太钢组织科研人员着手对2250机组层流冷却水、精轧机架间除鳞水进行改造。改造完成后,带钢在辊道上的冷却速度比改造前提升了1倍,钢材的晶粒、强度、韧性、板型、卷型等指标得到有效提高。在改造过程中,太钢始终坚持消化吸收再创新,形成了许多具有特色的专有技术和核心技术,部分技术还填补了国内空白,使得太钢的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

近年来,太钢在充分利用世界不锈钢工艺先进技术的基础上,实施了两轮大的不锈钢改造项目建设,实现了工艺技术装备的大型化、现代化、集约化和高效化。2010年兴建的宽幅光亮线,运用了目前世界最先进的低碳技术,可降低脱脂剂消耗10%,减少氢气用量50%,较好地实现了节能、减排;自主开发的30座罩式炉的投产,进一步提升了超纯铁素体不锈钢的生产及质量控制水平。目前,国际最先进、最高效的双流连铸机已经竣工投产;世界速度最快的轧机——不锈钢冷轧宽幅光亮线工程轧机也在今年3月份过钢试车,填补了国内宽幅BA板的空白。

为充分发挥工艺技术装备优势,太钢加强技术创新,先后完成了高质量不锈钢板材工艺技术开发、含氮不锈钢工艺技术开发、以铁水为主原料生产不锈钢新技术开发、400系不锈钢制造工艺技术及品种开发等重点课题,在不锈钢制造等关键技术上取得突破。目前,太钢已经完全掌握了以铁水为主原料生产不锈钢的工艺技术,铁水转炉炉内直接脱磷技术,不锈钢冶炼自动控制系统和除尘回收利用工艺技术,不锈钢超薄、超宽、超厚热轧工艺技术,高附加值品种(双相钢、高强韧细晶粒钢等)热轧新技术,高等级热轧不锈钢工艺技术等。先进的工艺装备集成与自主科技知识创新成果,为太钢做强钢铁主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先进科研成果的运用,使一大批“高、精、尖”产品成功投放市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得以大幅提升,为公司2015年实现销售收入2000亿元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近年来,太钢新产品开发取得突出成绩,T4003实物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95%以上;汽车排气系统用超纯铁素体不锈钢销量突破14万吨,市场占有率在70%以上;核电用不锈钢销量超过6000吨,成为国内目前惟一可向二代半核电项目成套提供核级奥氏体不锈钢材的企业;高牌号、高磁感冷轧硅钢销量突破15万吨,连续数年保持国内第一;低温压力容器用9%Ni钢销量超过8000吨,完全替代进口;车轴钢、车轮钢、管线钢开发也取得新成就。

特上加特 新上求新

高精尖”激发旺盛的创新能力

创新人才的不断涌现为太钢提高企业竞争力和提升产品竞争力提供了技术支持,也促使太钢在产品研发和制造上不断向“高、精、尖”方向发展,特种产品、新型钢材正在成为企业走向全国、打破垄断的重要利器。

2006年年初,太钢与铁道部签下了一个大订单,为制造3000辆铁路专用货车提供22000吨T4003不锈钢板。此前,货车专用不锈钢板全部进口,价格高、交货期长。供货之后,专家们一致认为,太钢生产的T4003在质量和价格上都具有国外同类产品不可比拟的竞争优势,批量应用可使货车装载能力提高20%,使用寿命延长1倍,产生显著的经济效益。

铁路货车用钢仅仅是太钢产品超前研发的缩影,填补国内空白、提升下游制造企业国产化水平的高端产品还有很多。在“品种特”的指导思想下,太钢目前形成了以高品质不锈钢、高牌号硅钢、高强韧钢等为代表的独具竞争优势的战略产品群,火车轮轴钢等众多产品都占据着国内市场占有率第一的位置,其中有些品种的市场占有率达到了80%以上。“太钢造”已成为享誉全球的一张新名片。

打造一种产品需要眼光,更需要先进的技术。为此太钢围绕“研发一批、转化一批、储存一批”的产品开发模式,确立了“八个突破、九个规模、十个增长”的总体目标,即依靠科技创新,形成一大批具有国际领先水平、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不锈钢工艺和产品的专有关键核心技术,形成自己独有的优势。

氩氧炉是生产不锈钢的关键装备,国内最早的氩氧炉就是由太钢自主研发建设的。通过几十年的不断改进,氩氧炉不仅在产量上跳跃前进,在质量上更是飞跃不少。太钢通过炉龄攻关,45吨氩氧炉炉龄如今已超过151次,达到了行业最高水平。

双相不锈钢、奥氏体不锈钢等含钼不锈钢也是太钢的新、特产品。双相不锈钢通过了世界建筑领域权威——英国CARASE的认证,成为太钢赢得国内市场、走向国际市场的重要产品之一。

如今,由太钢研发生产的钢铁产品已进入航空航天、铁路、汽车、造船、电力、石油石化等多个国民经济支柱行业,其中,双相不锈钢全面替代进口;汽车排气系统用超纯铁素体不锈钢市场占有率达70%以上;太钢成为国内目前惟一可向二代半核电项目成套提供核级奥氏体不锈钢材的企业;高牌号、高磁感冷轧硅钢连续数年产销量保持国内第一;以车轴、机轴为主导的火车轮轴钢系列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保持在90%以上。2012年,太钢成功研发“863”计划新材料“高速列车用不锈钢车厢板”,打破了国外在该产品上的垄断。

在钢铁行业的“寒冬”里,科技创新正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引导太钢冲出困境。太钢主导的“现代轧制技术、装备和产品研发创新平台”已通过国家科学技术奖初审,“高速列车用不锈钢车厢板工艺技术开发”等4项科技成果通过了冶金科学技术奖评审。旺盛的科技创新能力,使太钢迅速抢占到一个个世界不锈钢技术研发的制高点。

建立体系 保护成果

为企业创新工作铺就“基石

如果说创新是一个企业发展的原动力,那么核心体系的建立和专利技术的保护就是为创新工作的开展铺就的“基石”。

多年来,太钢逐步形成了以倡导创新精神,培育创新文化,完善创新机制,搭建创新平台,造就创新人才,激发创新活力,提升创新能力为核心的创新体系,推动科技创新不断迈上新台阶。可以说,是完整、高效的科技创新体系,为太钢科技的大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以建设国际一流的不锈钢研发中心、形成以不锈钢领先技术为核心的专有技术集群为目标,建立起“一体两翼两支撑”的技术创新体系,这是太钢近年来坚持奋斗的目标,也是正在形成的事实。“一体”,即以不锈钢研发体系为主体;“两翼”,即以工程集成体系(IT、工业控制、工程设计)、控制与改进体系(工艺、质量、生产)为两翼;“两支撑”,即以行业(客户)和大学(科研院所)为支撑。同时,太钢大力实施战略经营单位管理体制,围绕重大项目和重点品种开发,成立了由生产、营销、科研人员组成的攻关团队,建立了多个SBU(战略经营单位)。针对亟待解决的重大工艺技术和质量问题,在全公司推行课题首席负责人公开竞聘、命题承包、按效索酬等改革措施,以激发职工的创新热情。

太钢还大力推进公司技术创新管理信息化平台建设项目(TIMS),构建起了集科研项目管理、知识管理、专家管理和科研评审于一体的信息化平台,实现了对关键业务数据的系统分析和深度挖掘,这些措施,已成为实现科研创新高效管理、工艺操作标准化和智能化、知识积累和成果共享、规程管控和技术保密的重要手段。

在大力创新的同时,太钢还十分注重对创新成果的保护。太钢根据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实施细则》,完成了公司专利、专有技术管理标准等制度的修订,搭建了知识产权信息化管理平台,建立起有利于技术创新的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及流程。同时通过技术创新评价、政策引导和宣传培训,推进技术创新,建立起以专利为主线、具有太钢特色的知识产权管理和创新体系。目前,太钢已拥有以不锈钢为主的核心技术800多项,其中120项处于国际领先水平,科技贡献率达75%以上,职务发明专利受理量连续5年保持山西省第一,在全国55家“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中,太钢是惟一入选的冶金企业。在第二十届全国发明展上,太钢“中高牌号冷轧无取向硅钢及其制造方法”等12项专利获奖,其中金奖3项,银奖5项,铜奖4项。

技术比武 全员参与

工会为职工创新搭建有效平台

通过各种形式的培训,全面提升职工素质,这是太钢实施人才战略的一条重要思路。

在积极开展“技能登高、素质提升”主题竞赛的基础上,持续推进职工创新工作室活动,广泛开展推广先进适用技术以及科技咨询、技术诊断、导师带徒等活动,为职工岗位创新搭建平台。目前,太钢已创建职工创新工作室21个,吸纳成员204人。其中国家行业级1个、省级9个、市级17个,形成了一支以劳模、技术领军人为龙头,技术骨干、一线技术职工参与共同攻关的职工创新团队。创建活动开展以来,共完成创新成果402项,创造效益近两亿元,获得专利11项、全国优秀设计奖3个、省部级优秀软件奖1个、市级职工科技创新奖4个。

今年,太钢以创新工作室为出发点,选取3个职工岗位技能较高的试点单位进行操作岗位职业技能测评,其中涵盖了50多个工种,制定了471条岗位能力标准,太钢由此而成为全国冶金行业第一家开展职业技能测评的企业。目前,有17350余名职工获得了不同等级的全国冶金行业资格证书,3545名职工通过企业内部职业技能测评。据了解,今年还要在企业19个主要生产单位进行操作类岗位测评,建立岗位能力标准模型,为整体提高职工素质和储存雄厚的人才实力奠定扎实的基础。

从1980年第一届开始,太钢职工标准化操作、岗位练兵技术比武活动已走过34度春秋。

从焊接工艺的改进,到编程控制的简化,太钢技术比武活动的项目十分丰富,比赛项目已从原来的5个发展到了50余个,技术含量也在不断提高。

太钢职工技术比武的特点还在于“一个挂钩、五个结合”,也就是说,技术比武与职工技术等级鉴定挂钩,比武全过程由技能鉴定考评员监督,比武成绩可作为技能鉴定成绩。这些年来,共有650名职工通过技术比武获得了高级工职业资格证书,83名职工取得技师资格证,两名职工取得高级技师资格证。技术比武还与生产经营、节能降耗、技能培训相结合,全员练兵与专业提高相结合,精神鼓励与物质奖励相结合,对于当届,连续两届、三届获得状元称号的,太钢还分别一次性奖励5000元、8000元、10000元。

34年中,技术比武活动成为太钢培养和造就创新型人才的平台,上万名职工在技术比武中进行了技术交流和技术协作,造就了一批又一批优秀技术能手,14名职工获得全国技术能手称号、17名职工获得全国钢铁行业技术能手称号、15名职工获得三晋技术能手称号、22名职工获得太原市技术能手称号、3300名职工获得太钢技术能手称号。

在征集合理化建议活动中,太钢工会坚持以“五结合”(与技术比武活动相结合;与生产中的重点、难点攻关相结合;与新设备投产、新技术运用相结合;与总结诀窍、绝活相结合;与发挥劳模、先进作用相结合)为指导,持续、广泛组织开展活动。通过这项活动,一方面攻克了一大批瓶颈和难点问题,另一方面通过各类合理化建议的实施,先进操作法的推广和应用,推动了企业降本增效工作的有效开展,促进了一线职工爱岗敬业和岗位成才。据统计,仅2013年,就有19157名职工提出合理化建议28500条,总结提炼先进操作法63项,职工参与率达到62%,其中161项合理化建议获公司奖励,5项职工操作法被命名为公司级先进操作法。

成果转化 绿色转型

企业走上转型跨越发展之路

通过持续不断的研发创新,越来越多的科研成果正在转化为生产力,实实在在地为企业发展提供动力,形成了绿色发展旗帜下的九大循环利用技术。

在太钢构建的固态、液态、气态循环经济产业链中,我们看到了科技成果在循环经济产业链中的身影。自主设计建造,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碳钢渣处理线,每年可以处理碳钢渣60万吨;国内领先的4350立方米高炉煤气干法除尘技术,每年可节约用水1700万吨,增加高炉煤气联合发电量30%;自主集成完成的烧结烟气活性炭脱硫脱硝与制酸一体化项目,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硫排放1.6万吨,减少粉尘排放2000多吨,减少氮氧化物排放2200多吨,年回收硫酸两万余吨。同时,太钢的焦炉煤气脱硫制酸技术、焦炉干熄焦技术等九大循环经济技术更是受到业内人士的广泛关注。这些成果正在逐步引导和推进全社会的绿色发展,成为太钢的经济增长点之一。

早在2005年太钢就产生了将高炉冲渣水余热回收再利用的想法,从2010年开始,太钢通过对高炉冲渣水余热回收利用系统的工艺、方法、装备、控制及负荷配置等进行反复研究试验,终于成功开发研制出“冲渣水无过滤全水量通过取热工艺”和专用“冲渣水取热设备”,解决了热回收工艺平稳切换、设备堵塞以及供暖负荷配置调节等关键技术难题。2012年起,开始在厂区周边的20万平方米范围内供暖,试验成功后,可取代该区域所有燃煤小锅炉,每年减排二氧化硫7000吨以上。目前,太钢二次能源回收量已占到生产所需能源的48%,余热余压发电量占到生产用电量的33%。

作为具有良好社会责任感的钢铁企业,我们不仅要让科技创新转化为经济效益,更应积极担当、主动作为,持续提升节能减排水平,利用科技创新推动太钢绿色发展由优秀向卓越迈进。”太钢董事长李晓波说。

多年前,太钢一直是省城的环境污染大户,是科技创新提升了太钢的节能减排水平。近年来,太钢实施了全流程的绿色制造,通过淘汰落后装备,完成了全流程的技改升级,并将回收的煤气并入城市管网,缓解了城市居民用气紧张的状况。太钢还率先对周边地区居民生活污水进行处理,日处理量达5.5万吨,年减少城市COD排放2000多吨;积极开展城市工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作,废旧机动车拆解再利用业务已粗具规模,对城市生活垃圾及废旧轮胎、塑料、电池等的综合利用也在逐步实施。搬走渣山,采取“拆旧建绿、拆墙透绿、见缝插绿”等措施,在企业植树造林、种花种草,使厂区绿化覆盖率达到了40%。

继续践行不断创新的核心价值观,始终保持与时俱进、追求卓越的精神状态,这是太钢人勇于超越自我,努力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根本动力。太钢明确提出,在“十二五”末,常规钢种将退出太钢的产品名录,更多独有的、领先的产品将占领国内外高端市场,由此,太钢将成为以不锈钢、冷轧硅钢、铁路用钢、高强韧钢为主的极具特色的精品基地,成为国内一流、世界著名的大型企业集团。

创新结硕果,扬帆正当时。今年上半年,太钢在全国钢铁行业整体低迷的情况下,营业收入同比增长5.15%,利润同比增长72.37%,出口同比增长93.65%,钢材产销率100%。这些丰硕成果,离不开紧扣时代脉搏的领导集体,更离不开为太钢发展倾情奉献的太钢人,离不开在创新思维引领下的奋斗与进取。“中国工业大奖”是无数中国企业企盼的“中国荣誉”,而在太钢,撑起这项“中国荣誉”的一定是创新给企业带来的力量,一定是创新给企业带来的成就,一定是创新给企业带来的无限活力……

来源:太钢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