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地下通道调查:功能单一 安全系数低
黄河新闻网讯(记者 薛飞)地下通道,作为交通复杂的市政道路环节里的重要辅助,其可以让行人大量、快速、安全的通过的特点,有效的解决了大城市内的行人交通拥挤和安全问题。太原最繁华的长风街上不缺的就是人,而通往长风街的地下通道里,日均流量却仅两万人左右。这只是太原地下通道的一个缩影。
担心:安全系数不高
“7月19日,在太原市北美新天地附近上班的小胡加完班已经是凌晨时分,她依旧按照平时的路线回家,不料在每天必经的长风街长治路口南北走向的地下通道里,却遭遇了抢劫。那惊心动魄的一幕,至今想起来都让小胡心有余悸。当警方去现场调查翻看附近的监控记录时,由于天色太暗,且没有路灯照明,没有获得任何有价值的线索。”这是发生在有监控和保安值班的地下通道口。
从长风桥往南2公里学府街口横穿滨河东路的地下通道里,行人寥寥可数。身处其中,即便是中午也无法看清对面来人的面部特征,整个通道只有一侧有灯但在白天不亮。连别的路口都比不上的是,这里既没有任何值班人员,也没有任何监控设施。十分钟内,唯一通过的一位老人面对采访只留下“不方便”三个字。相比之下,不远处的人行天桥就要“繁忙很多”。
亮点:卫生整体良好
以长风街上的地下通道为例,从入口开始,整个通道内环境卫生,几乎看不到垃圾。同样在下穿滨河路的学府街地下通道和双塔西街下穿通道,没有卫生死角一类的现象存在。美中不足的是,在下穿通道的墙上喷着颜色不等的各类非法小广告。
这样的成果其实来之不易。地下通道管理,实际上就是三块内容:卫生保洁、设施维护、通行安全。“看似很简单,但遇到的问题多,维护费用很高。”市市政设施局相关负责人说,该局管理的地下通道中,大部分功能就是过马路,维护费则由财政拨款。
招商:安全问题、维护费两不误
地下通道受冷落,不仅仅是卫生、治安问题。通常情况下,市民对人行天桥、地下通道的理解,就是供行人通行。事实上,这只是过街设施的基本功能。地下通道同样也属于城市景观,可以成为休闲、观光、纳凉的地方。
"地下通道不影响城市景观,如果管理不到位,就会形成“有建无管”,很容易成为城市卫生和治安死角。”专家建议,相关部门应加大管理力度,可充分利用地下通道的空间,采取广告招商、店面出租等方式,所得费用用于地下通道的管理和维护。在市民休闲、观光、经商的同时,就无形中避免了一些安全问题的发生,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