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名医一对一帮扶村医 每月要在基层出诊两次
4月24日上午,山西省人民医院会议室,太原千医千村牵手工程首场现场结对“牵手”帮扶活动在这里举行。现场,来自太原市各社区、乡村卫生室的63名医生,首次和即将结对子的三甲医院专家见面,未来,通过一对一帮扶,将有更多名医走进农村。这是我省启动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启动以来,太原结合自身实际实施千医千村牵手工程,举行的首场结对帮扶。现场,省人民医院院长带头,决定定点帮扶太原市三给村卫生室。
让名医进村坐诊省政府划定惠民“蓝图”
“加强村医队伍建设,采取建立医疗联合体实施城乡对口支援,切实提升我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这是省长李小鹏,在省十二届人大四次会议中作政府工作报告时,确定的今年医疗惠民选题。
如何实施城乡对口支援?省卫计委想出两个办法。首先是在全省范围开展医疗联合体建立,让全省的三甲医院,和医疗资源薄弱的县级医院结对子,去帮扶。同时,今年3月份,省计委又出台《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执行方案》,这一次卫计委把目标定在人对人,一对一帮扶上,期待通过结对子,让更多三甲医院的名医,能够进村。太原市结合自身实际,开展了千医千村牵手工程,邀请省城三家医院名医和太原市村医结对子,真正方便老百姓家门口看病,帮助太原村医提高诊疗水平。
利用省会城市的便利,太原市把支援着眼点,放在了省级三甲医院。“我省最优质的医疗资源,一些百姓眼里的名医大都供职于省级三甲医院,如果能让这些医生和我们的村医结对子,村卫生室里有了名医坐诊,那真是给百姓办了一件实实在在的好事。”太原市卫生局调研员温跃春说,卫生工作的重点在基层,难点在农村,如果能真正实现优质医疗卫生资源下沉,农村居民就可以就近获得安全、有效、连续、规范的基本医疗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百姓享受到实惠,所有努力才更有价值。
院长带头59名医生与63名村医结对子
“缓解看病难,最简单有效的办法就是推行分级诊疗,让最基层的医疗服务机构,真正挑起‘担子’、当好‘守门人’,最大限度发挥现有医疗资源的价值。”两年前,山西省人民医院院长杜永成曾以省人大代表身份,在省人代会上公开发表自己对于时下最热话题:如何破解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观点。
杜永成的观点,被很多医疗界代表、委员赞同。一方面是百姓反映看病难、看病贵,另一方面,三甲医院也很头疼,门庭若市的三甲医院,有至少三分之一的患者其实是小病,却因地理位置等方面的优势,挤占了最优质的医疗资源,一些偏远地区的危急重病人反而得不到最好的治疗。在全省推行分级诊疗,小病社区、村卫生所能看好,大病再来省、市医院,杜永成说,这样做前提条件是要把优质医疗资源向基层倾斜,提高基层医务工作者的服务能力,让老百姓信任社区医生的水平,同时提高基层医院就诊的报销比例。
4月24日,以专家的身份,杜永成牵手帮扶了来自尖草坪区三给村卫生室的冯丽珍。“我觉得这样的帮扶,真正实现了医生入职宣誓时的承诺,用自己的价值帮助更多需要的人。”杜永成说,让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是上至国务院、下至基层百姓的一个期盼,是真正能让百姓可以触摸得到、享受得到的真实惠,每一个有能力的医务工作者,都应该有这种奉献情怀。
“你们卫生室现在服务人口有多少?”“有什么医疗设备?”“行医过程中最大的困惑是什么?”……相比冯丽珍的羞涩,杜永成更愿意用最短的时间,通过有效沟通达到有针对性帮扶的目的。当听冯丽珍说,村卫生室消毒锅、抢救车这些都属于大件医疗设备时,杜永成皱了皱眉头,随后开始了解村卫生室对于高血压、糖尿病等的治疗状况及困难。
现场,省人民医院从百余报名的专家中,挑选出59名专家与太原市63名村医结对子,有的专家一个人和两名村医结对子奉献爱心。
结对现场一个平台成就两份爱心
上午9时,张晋明一脸兴奋地走进结对子现场。“哪个是我的老师?我想见见我的老师。”一边签到,张晋明一边迫不及待询问工作人员。
张晋明是清徐县柳杜乡东南社村卫生室一名全科医生。“当了20多年医生了,第一次有免费跟着名师学习的机会,这相当于‘天上掉馅饼’。”张晋明说,他们村有1200多人,由于大多以种地为生,风湿、劳损病人居多,除过一些西药缓解疼痛的方法,老百姓更多地希望通过针灸等方式,达到真正的治疗。“原来,我的老师就坐在我旁边,真是有缘。”现场,结对子环节,当张晋明发现旁边穿白大褂的医生就是自己结对子的老师时,这样说。张晋明说,现在很多老资格村医都存在没时间、没平台,医疗技术不能满足现实需求的困难,如今通过这样的结对子帮扶,不仅对村医个人来说,是一项难得的福利,“按照要求,每位结对子的医生,每月都要在基层出诊两次”这样的规定,也给村民带来实实在在的福利,老百姓真正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省级专家的诊疗。
相比前来拜师的村医,现场很多专家也兴奋地表示,这样的帮扶很有意义。“从报名的情况看,科室专家很积极,一些没有入选的专家还专门找来问为什么落选。”省人民医院社区办主任黄立坤说,活动报名阶段很多医务人员强烈要求能进入牵手队伍,特别是急诊科,主任多次打电话请求把这次没有牵手的年轻专家,在合适的时候纳入牵手队伍奉献职业爱心,医生的积极性真的让人敬畏、感动。黄立坤表示,今后还将根据实际需求进行更多结对帮扶,并探索出一条可以全省推广的经验供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