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南内环将改造 一起找寻那些即将消失的地方
4月8日,在太原市南内环街上,南内环快速化改造工程(滨河东路—并州路)的通告随处可见,这意味着,不久之后,南内环街这条太原市东西向的“堵途”要告别拥堵的历史,翻身快速化了。
按照规划显示,南内环街即将修高架桥,路面红线宽度为50M到61.5M,南内环街超出红线的建筑将要被拆除,其中有不少地方承载着太原人的回忆。4月15日,记者走访南内环街,为你找寻那些即将消失的地方。
南内环街:33岁,正当壮年
南内环街西起南内环桥东,东至建设南路,长约3.5公里。道路两旁,有医院、驻军、数码电子城、机关单位、高档饭店、大排档、写字楼……记者粗略数了数,在这条街道上,从南内环桥东到体育路口,大大小小的商铺就有200余家。
在太原的街巷历史中,南内环街上不曾上演过宏伟壮丽的史剧,也没有蕴涵着深厚古老的文明,它只是一条很年轻的街。1982年,大营盘东、西街合并向西延伸至汾河隧道,统一命名为南内环街,属太原市内环行街之南线段。
假如时光穿梭到35年前,置身于南内环街的你估计只能看到一条仅容一辆小三轮车通过的泥土路,和一片片玉米地,甚至荒地……
今年68岁的贺虎年是一名建筑工人,他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起便生活于南内环街,亲眼见证了南内环街的发展。
“1982年,我开始在南内环街附近做工程,现在的老军营小区就是上世纪80年代建成的。那个时候的南内环街可以说是太原的最南端,再往南就都是庄稼地了,秋天的时候,可以看到玉米、南瓜等农作物,周边都是平房。”贺虎年回忆,“2000年以前,整个南内环街最高的楼就是现在南内环桥东的盛伟大厦。”贺虎年说,那个时候,南内环街还不像现在这么宽,车也没有现在这么多。“那会儿整个太原市的车感觉都没现在老军营小区的车多。”
虽然南内环街年轻,但它却早已在2007年的时候经历过一次大的改造——机动车道由双向四车道增至双向八车道、架空线缆全部入地、首次“人非共板”改造、停车位全部取消。“从2007年4月7日开始改造,8月中旬改造结束。改造后,南内环街的公交站牌由之前路的两侧移到了马路中间,马路上的隔离带也增加了很多,人流量、车流量逐年增加。”贺虎年说,“2012年,南内环街还进行了东延工程。”虽然经过一次改造,但是交通拥堵的现象并没有得到有效缓解,高峰时期,这条街还是会变成停车场,尤其是太原市妇幼保健院附近更是堵得一塌糊涂。
面对沧桑岁月,南内环街显得有些单薄。但是,它却是太原经济发展的催化剂,从山西财经大学到赛格数码港、阳光科技大厦、青龙电脑城,南内环街的独特魅力已经逐渐成型。自2000年赛格数码港建成,山西的“中关村”便一步步成了南内环街最具标识性的别称。
如今,南内环街又迎来一次大的改造。他说,虽然改造过程会给人们的出行带来极大的不便,但改造后的南内环街有了立体交通,一定会给人们带来更大的方便。
立群饭店:
我不会走远,名字也不变
4月15日中午12时许,南内环街太原师范学院南门往西200米的立群饭店内,前来就餐的客人一如平日般络绎不绝,但与往日不同的是,进店的常客在点餐之后会多问一句:老板,你这儿拆不拆,要是拆你准备搬哪里,到时候一定要告诉我。“选择吃饭的地儿,就得找立群饭店这样的,别看它是个小饭店,但他家的饭菜味道不错,而且还有自己的特色——凉菜多,有七八十种,尤其是猪蹄、凤爪之类的做得特好吃。”徐晋介绍道,“我今年31岁,从16岁开始就经常在立群饭店吃饭,现在已经习惯成自然了,自然到很多朋友来了这附近,一说吃饭就是‘咱们去立群’。”“立群饭店从开张到今天,已经有20年的历史了。最开始在体育路,就是现在海世界的位置,后来因为拆迁才搬到这里,没想到这次又赶上拆迁。”立群饭店的店长李世平说,“不过饭店还要继续开下去,我们也不会搬到太远的地方去,还会在这附近选址,名字也不会变。”
三晋饭庄:
标志性牌匾和楼梯可能消失
郝嘉伟的小姨就住在南内环街,他小时候常来这里玩,在他的记忆中,每次小姨家来客人,小姨夫都领着客人到三晋饭庄吃饭。小姨和附近的很多人都觉得,那里的饭菜既好吃又不贵,所以,十多年过去了,三晋饭庄依旧在,而且每天的客人都爆满。
在附近的居民眼中,三晋饭庄凸出的牌匾和楼梯,似乎已经成为了标志,而这次南内环改造,这些“标志”很有可能就不在了。“前两天和朋友去三晋饭庄吃饭,听饭店大堂经理介绍,这次南内环改造,三晋饭庄门口的牌匾、楼梯等凸出的地方可能要重新做,和墙面持平。”听到这一消息的郝嘉伟,庆幸三晋饭庄不会消失的同时,也对这一次的“改头换面”抱有担忧,“很多的饭店一改头换面后,饭菜质量、客流量都明显下降了,希望三晋饭庄不会也‘中招’。”
太原市妇幼保健院:
修路期间请走西门
4月15日上午,在太原市妇幼保健院门诊的玻璃门上贴上了一张入院道路示意图,图上备注:南内环道路改造期间,请从西门进入我院。(西门:从新建南路-菜园西街-老军营东巷-妇幼保健院西门。)
看到这张告示图,前来就诊的市民纷纷向保安咨询:“南门是不是要拆了?”“不拆,顶多拆个门口的台阶。”得到保安的回答后,市民们纷纷松了一口气。
家住省城南内环街的王欣说,自己的婆家就在这附近,而且是1984年搬来这里的,听说太原市妇幼保健院也是1984年创建的还挺兴奋,自己的婆家原来和这里“同龄”,而且自己5岁的女儿也在这里出生。有时候带孩子出来遛弯,女儿都会在这附近逗留一会儿,因为非常喜欢妇幼保健院粉红色的建筑以及旁边的雕塑。
太原师院南门:
欧式大门承载不少学子的记忆
“没想到,我们才刚搬走没多久,学校的大门就要拆,在网上看到消息,心里瞬间有些感伤。”太原师范学院大三学生徐静说,今年4月份之前,太原师范学院大营盘中校区就已经全部搬迁到了省高新校区,太原市政府将对学校原址重新规划。“搬走的时候,班里很多学生都不太愿意,毕竟在这里学习生活了两年多,跟它也有了感情。”
徐静是太原师范学院2012级的学生,刚来学校时就与学校的南门合了影。“当时,爸爸妈妈一起来送我上学,看到学校的大门,爸爸就说了句‘这学校不错,大门就排场,看这几根大柱子多虎气,咱们跟学校合个影’,就这样我有了与学校大门的一张合影。”太原师范学院行政处工作的吴杰介绍,该校是于1999年由山西大学师范学院、太原师范专科学校、山西省教育学院合并组建而成的,现在我们看到的南门是组建后修建的,之前这里是山西大学师范学院的大门。“虽然南门建造的时间并不长,但它却承载了师院所有师生的记忆。”4月12日,得到消息的徐静和男朋友重新回到学校,赶在南门消失前,和它来一次最后的合影留念。
三十六中南门:
上次改造已经北移了一次
“听说,学校的南门还要往北移大概1.5米。”被问及南内环街改造对太原市三十六中造成的影响时,在太原市三十六中担任教师的任瑞芳如是说。
太原市三十六中学校建立于1980年,在任瑞芳的记忆中,建校初期,南门是学生、教师出入校园的主要通道。“但是现在我们看到的南门也不是最初的门。2007年,南内环道路拓宽,南门就应城市建设的需要往北移了大概两米的距离,就到了现在南门的位置。”如今,任瑞芳还留着改造之前南门的照片。
那次南内环的改造,市容看上去更加整洁了,人们出行也更方便了,但是因为南门正对着南内环街,学生的安全出行就受到了影响。“于是,在1994年的时候,学校将出入校园的主要通道改在了西门,南门则只用来收发邮件以及学生的逃生演练。”
对于此次南内环街的改造,任瑞芳虽然也充满期待,“但改造期间,通往学校的公交少了,师生的出行受到了影响。”(记者 韩尚洁 杨晓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