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来看!太原今年大动作不断 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

27.02.2016  13:07

    修路、创建公交都市、改善空气质量……2月24日上午,太原市长耿彦波在太原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中指出,2016年太原将有一系列大动作,事关民生福祉。具体如下:

     城建

    ——路网

    加快完善快速路、主次干路和支路级配合理的路网体系,提高道路通达性和出行便利性。

    新建滨河西路南延、卧虎山路;续建太行路南延、龙城大街东延、南内环西街、南沙河路东段等城市快速路;

    新改续建五一路、太茅路、东峰路、新旧晋祠路、马练营路、迎泽大街东延、摄乐汾河大桥等道桥项目;改造提升50余条背街小巷。

    高标准推进地铁2号线建设;积极做好1号、3号线前期工作;坚持地上地下一体规划,同步完成解放路快速化改造。

    ——公交

    积极创建国家公交都市,优化公交线网布局,新建300个公共自行车站点;努力构建轨道交通、公交车、出租车、公共自行车高效对接的城市公共交通体系。

    ——拓展

    进一步推进太原、晋中同城化,实现规划建设无缝对接。积极拓展地下空间,大力发展静态交通体系,规划建设地下综合管廊,加快建设海绵城市。

    完成既有建筑节能改造500万平方米;开建阳曲、清徐5000吨垃圾焚烧电厂;加快建设餐厨垃圾和污泥处理厂,实现垃圾无害化处理。

    ——绿化

    继续以城郊森林公园为重点,推进东西北山生态绿色屏障建设,完成造林面积30万亩以上。

    推进晋阳湖、植物园、汾河三期、迎泽公园等重大园林景观项目建设改造,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1.4%。

    ——城中村改造

    加快完成54个城中村拆迁建设安置任务,启动31个城中村拆迁。

    加快推进棚户区改造。启动2万户改造任务,加快在建棚户区安置房建设,力争年内完成晋东、民政园、建材小区等在建工程,确保拆迁群众尽快回迁,加快推进小北关等棚户区改造工程。

     环保

    ——空气

    全面改善空气质量,基本实现市区分散燃煤锅炉全替代。

    淘汰老旧机动车和黄标车2万辆,全面供应国五标准车用汽、柴油;纯电动新能源出租车整体更新。

    调整物流布局,启动中心区各类市场和物流仓储搬迁。

    取缔露天烧烤,中环以内餐饮摊点加装油烟净化装置,城六区内严禁销售燃放烟花爆竹和旺火。

    全年PM2.5年均浓度值下降4%,二级以上优良天气力争增加20天以上。

    ——水质

    加大水环境治理力度,建立水源地持续性生态补偿机制等,水质达标率稳定保持100%。

    完成汾河小店桥上游河道截污等工程,加快编制建成区17条黑臭水体整治方案,推进城区9条河流治理,建成区黑臭水体比例下降30%。

    实施再生水利用工程。

     文化名城

    以历史文化名城丰富的历史遗存为基础,继续抓好晋祠景区完善提升、明太原县城保护性开发、晋阳古城大遗址保护、太山龙泉寺佛教文化园和青龙古镇保护修复、太化工业文明遗存展示,打造文化旅游大产业、大景区。

    推进府城文殊寺、普光寺、关帝庙等20余处历史文化遗存抢救保护工程。

    优化文化产业结构,着力培育新型文化业态和特色文化产业。建设华夏文明主题公园;扩大万达影城影响力;打造文化领军企业和知名文化品牌。加快市图书馆改扩建、博物馆布展陈列工程,力争上半年具备对外开放条件。

     民生项目

    ——教育

    加快幼师、五中、成成中学、一外、二外等新校区建设,推进职教园区建设,完善太原学院办学条件,提升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和教育质量。

    大力支持山西大学东山校区建设,提升省城高等教育的影响力。

    ——医疗

    推进太原市中心医院、市人民医院、市妇幼医院和省人民医院、省妇幼医院等新院建设,放大优质医疗卫生资源服务效应。

    ——其他

    加快推进儿童福利院和老年福利院建设,完善社会救助服务政策和体系。新建市体育训练中心等一批群众性文体活动场馆,加快推进青运会赛事及配套工程,提前做好各项准备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