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政府“真金白银”投入,百姓“幸福指数”加码

03.06.2015  19:40


  推出文化惠民卡、补助高端演出、建设城市书吧、推行公共图书馆“通借通还”、丰富免费讲座……为满足百姓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天津近年来通过财政“直补”,不断加大文化惠民力度。

  真金白银投入,真心实意惠民。一道道价低质优的“文化大餐”为百姓“幸福指数”加码。

  专款“直补”票价

  “高大上”演出更“亲民

  京剧、评剧、话剧、歌剧、舞剧、音乐剧……丰富多彩的演出为天津这座国际化大都市增添了厚重底蕴,通过补贴降低票价也让越来越多的天津人乐享其中。

  以往,天津将文化惠民资金直接补给各艺术院团,钱花在哪里很容易变成一笔糊涂账,百姓也并不一定得实惠。而为了将文化惠民落到实处,天津把补贴直接补到票价上,让百姓得实惠。今年3月,天津推出了6万张文化惠民卡,每张卡政府补贴400元,个人自掏100元。

  文化惠民卡由天津北方演艺集团有限公司演艺票务分公司发行。天津北方演艺集团市场营销部副部长郭宏斌介绍,文惠卡可用于购买11个市级文艺院团的折扣演出票。消费完500元额度后,可继续享受11个市级文艺院团演出门票4折至7折的优惠。

  “没有惠民卡时,很多文艺院团演出的上座率只有五成左右,有了文化惠民卡之后,上座率达到八成左右。”郭宏斌告诉记者,“据初步统计,95%的文化惠民卡已经是启动状态,其中有15%左右的卡已经消费完毕。

  事实上,早在2013年9月,天津就出台了《支持高端演出、高端展览和公益文化普及活动专项经费管理暂行办法》。专项经费按照“政府补助、降低票价”的原则,全部用于观众购票,其中一个硬性规定是,票价在300元以下的应占50%以上,这就意味着票卖得多,就补得多。

天津大剧院宣传中心副总监郭瑞告诉记者,补贴实行两年多来,他们共计举办50场高端演出,政府补贴了1200万元左右。

  “文化会客厅”注重公益性

  市民免费享受“文化甜点

  占地90多万平方米的天津文化中心,是天津市历史上规模最大、标准最高、投入最多的标志性公共文化设施,汇集了美术馆、图书馆、博物馆、科技馆、自然博物馆等场馆,2012年5月面向社会免费开放,老百姓亲切地将其比作天津的城市“文化会客厅”。

  为了提升百姓的文化素养,天津对各文化场馆举办的公益性文化讲座、培训和文化普及活动给予补助,免费为市民服务。

  2006年天津图书馆推出了“天津历史文化行”系列讲座,在此基础上,2010年将讲座正式命名为“海津讲坛”,目前已形成“天津历史文化行”“天津非物质文化遗产”“天津记忆”“天津戏剧曲艺”等多个主题系列,讲座的举办次数也由最初的每月两次增加到每周都有讲座。

  “海津讲坛搭建了艺术家与市民之间最好的沟通平台。”天津市民刘喜春是海津讲坛的常客,他告诉记者,“我已参加海津讲坛6个年头,基本每期都参加,讲座给我的退休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变化,不仅学到了知识,也提高了文化修养。

  为方便广大市民参与天津各文化场馆举办的文化活动,天津文化中心管理办公室还统一印制、发放“天津文化中心公益文化消费券”,由各文化场馆免费发放,真正将实惠带给广大市民。

  据了解,2014年,天津文化中心内的各文化场馆已举办各类展览、讲座、培训等公益文化普及活动600多场,参与市民40余万人次。

  “政府买单”打造书香城市

  百姓家门口乐享便捷阅读服务

  近年来,天津市委、市政府注重把推动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作为建设美丽天津、提高城市品位的重要抓手,投入专门资金,先后建成了3599个农家书屋和150个城市书吧,为城乡百姓提供更加方便的阅读服务。

  在开封道社区“津城书吧”,管理员老李告诉记者,书吧每周开放7天,社区居民无需任何手续或证件,就可以直接到书吧读书,如果借阅的话,只需携带身份证即可。

  天津市新闻出版局副局长梁淳久说,2015年,天津还要再建50个像开封道社区这样的城市书吧,与市、区两级图书馆初步形成覆盖全市社区乡村的公共阅读服务体系。

  为充分整合市、区两级公共图书馆资源,方便读者借阅,在天津市财政专项资金的支持下,2014年1月1日天津启动了市、区两级公共图书馆“通借通还服务”,实现了以市图书馆为中心、市内六区公共图书馆参加的通借通还,首批纳入的图书将近150万册。

  “实行通借通还后,读者人数实现了飙升。”河东区图书馆副馆长季鹏告诉记者。

  从城市到乡村,天津逐步构建起公益性、均等性、便利性的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同时也成为提高津门百姓素质和幸福指数的重要途径。(来源:中国文化报)


外交部山西全球推介活动在京举行
  共享转型发展新机遇,共赢开放合作新未来。文化厅
王晨在山西就人大代表工作进行调研时强调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王晨文化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