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人大常委会大气污染防治执法检查组召开座谈会
我国大气污染已由单一的煤烟型污染转化为比较复杂的复合型污染。6月6日,环保专家在市人大常委会大气污染防治法执法检查座谈会上称,2000年修订的大气污染防治法,已经不能完全满足当前我国大气污染的防治要求,建议市人大常委会向全国人大常委会反映,及早修订该法,为大气污染防治提供更坚强的法制保障。
此前,市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实地查看了渝中、江北等8个区16处大气污染防治点。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杨庆育要求,加强执法检查成果的运用,对政府部门作出承诺执行不到位的,可以采取新环保法的信息公开原则,让广大人民参与监督。
据了解,工业污染、交通污染和扬尘污染是大气污染的几个主要方面,在我市这三者对PM2.5的“贡献率”占到77%。部分受检区县人士和环保专家建言,抓住重点和突破口,采取有效策略,打好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
“我们现在工业化还不到40%,就感觉受不了,如果将来真的完成工业化,环境问题、大气问题会到一个什么程度。”全国人大代表刘占芳指出,不是经济发展就一定会带来高强度的污染,要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从国家层面来改变能源结构,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建设高水平的工业文明。
市人大代表李秀敏建议,结合五大功能区分区定位和各自产业导向,制定电力、燃气、新能源的行业规划,以及落后产能的淘汰污染源、工业企业环保搬迁规划,减少重复投资和多次搬迁问题。
渝中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谭彬奇建议,增加对私家车辆油改气和改用清洁能源的补贴,增强其改进主动性;在严重污染条件下,各地政府可下达机动车限行;明确对各类工程机械车辆排放分析的监管。必要时,开展对机动车、船污染的专项立法。
“要形成一份高质量的执法检查报告报送全国人大常委会。”杨庆育指出,检查出的问题可归纳为观念认识、监管体制、执法力度、技术研发、投入水平、教育宣传、政策设计、部门协调和法律缺陷等9个方面。当前最重要的是如何把检查结果、成果运用好,即如何吸纳有益的建议和意见,如何解决好这些存在的问题。
首先要增强大气污染防治法重要性的认识,正确理解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的关系,坚持科学发展,实现习近平总书记说的“金山银山和青山绿水我们都要”。
其次,各相关职能部门要对检查中作出的承诺拿出具体措施,列出完成时间表。人大也要加强这些承诺的监测力度,甚至采取刚性手段,对一些专门问题进行询问、质询,必要时可采取新环境保护法中提出的环保信息公开原则,让广大人民一道参与监督,确保大气污染防治成效更好。(记者刘金川)
责任编辑: 张学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