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学者如何看“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10.04.2015  12:35

  原标题:特别关注:外国学者如何看“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编者按:习近平主席着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立足中国发展实际,坚持问题导向,提出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这不仅得到国内广大干部群众的热烈回应,而且引起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外国学者如何看“四个全面”?就这一问题,来自世界不同国家的知名学者暨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的外籍高级研究员进行了笔谈。人民日报观察版今天推出整版文章,聚焦外国学者眼中的“四个全面”。

  文章如下:

中国正在构建与世界共赢的格局

令人鼓舞的发展战略

卡洛斯·马格里诺斯

  在我们生活的年代,积极、果断的领导力是一份稀缺而珍贵的礼物

  过去几年,世界在政治和经济上都面临非常严峻的挑战。大多数发达经济体(特别是欧洲)仍然在努力摆脱上世纪30年代以来最严重的金融危机,国际政治议程也积累了许多棘手问题。在这一背景下,习近平主席提出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特别令人鼓舞,受到国际社会关注。

  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目的是让人民群众的努力和奉献取得看得见、摸得着的成果,这些内容都体现在激动人心的中国梦里。它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中心,旨在满足中国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它要求继续推进过去几十年成功的经济社会实践,促进创新、创业和贸易,从而为全体人民创造工作岗位和发展机会。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习近平主席发出了一个非常明确的信号: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只有全面深化改革,才能开辟通往繁荣和进步之路,让所有中国人活得更有尊严、享有充分的机会。全面依法治国构成了对社会公平的重要保障,对延续中国经济奇迹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依法治国如鸟之两翼、车之双轮。这也说明,经过多年聚焦于经济增长和改善人民生活的努力,通过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来巩固既有成果以及增强社会公平的时机成熟了。全面从严治党是保障其他三个“全面”的必要手段,其中,消除腐败是实现社会公正的重要前提。

  分层次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主要目标,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基本元素。但要实现这个目标,就必然需要全面深化改革的驱动,需要全面依法治国的保障,需要全面从严治党的引领。

  可见,习近平主席的未来中国蓝图包含了一个战略目标和三个互相支持、互相影响的战略举措。在一个外国人眼中,还看到了他巨大的决心和魄力:除了要在国内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国在国际上还要承担建设性角色以展示负责任大国形象。

  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是与沿线60多个国家紧密相关的发展战略。倡议建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和丝路基金,是希望为亚洲基础设施建设和“一带一路”建设提供支持和便利。此外,金砖国家刚刚成立了初始认缴资本为500亿美元的金砖国家开发银行,并且签署协议设立总额1000亿美元的应急储备基金,在必要时帮助成员国解决流动性问题。

  这些仅仅是中国领导层为构建现代全球治理机制作出诸多贡献的一小部分。我深知,在新时代,国际社会需要新机制,不能用旧的组织机构解决未来的问题。中国正在构建与世界各国共赢的格局,推动实现新的国际平衡,在一个现代和进步的国际社会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国内目标。

  中国的国内和国际倡议密切相关,都是为了建设一个更美好的未来。在我看来,中国领导人具有明显的使命感。习近平主席对挑战很清醒,愿意以最有效的方式去应对挑战。在我们生活的时代,这样积极、果断的领导力是一份稀缺而珍贵的礼物。

  (作者为全球中小企业联盟主席、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原总干事。周小林翻译)

“四个全面”引领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一个新的发展框架正在形成

尤科赛尔·戈迈兹

  中国经济保持持续健康发展本身,就是对全球经济的巨大贡献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透露出很强的信息:一个新的发展框架正在形成。这一发展框架不仅对中国民众很重要,对于外国人也很重要。因为它会影响到中国各方面的政策和战略,影响中国改革进程以及今后的经济走势。就这一点看,“四个全面”为与中国经济相关联的所有利益群体提供了一个观察中国经济形势的基本框架。

  “四个全面”充分考虑到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各种问题。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融汇了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成就和未来发展要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并积极向中等发达水平发展,是当前中国社会最重要的目标。

  自上世纪70年代末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改革一直充满活力。从国际经验看,发展中国家存在因改革乏力造成增长停滞的风险。全面深化改革能有效防止此类风险。无论开放资本账户、开放金融系统,还是推进社会保障建设、教育改革、环境保护,中国还有很多基本问题需要循序渐进地解决。可以预期,中国在改革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道路上会时刻保持警醒,并使未来充满希望。

  全面依法治国在短期内或许与中央银行和宏观经济政策没什么关联,但法律法规事实上对各行业都有很大影响,它是经济长期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之一。中国企业会从法治进程中收获很多。如果企业明确什么是法律允许的、什么是法律禁止的,它们就会更倾向于通过创新来提高生产效率。

  全面从严治党与国家治理有关。事实证明,善治是使政府和企业能够更好奉献社会的关键因素。不仅如此,善治还能推动改革,增强人们的法治意识,并为经济发展提供和谐稳定的有利社会环境。

  国际经验表明,落实经济规划需要高效率的中央银行。在这方面,中国的央行具有优势。

  好的货币政策框架是有效解决经济问题的前提条件。货币政策一直以来都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尤其是在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之后。最开始,发展中国家在高通胀率的情况下维持价格和金融稳定,损失了一部分资本充足率。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发达国家同样失去了维持长期经济稳定的能力。目前,日本还在试图结束几十年的经济衰退局面,欧洲也在未知的风险中努力推行货币政策。

  中国的表现很抢眼。中国经济增长稳定,波动幅度很小。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各国学者发现,长期以来中国制定5年规划的作用被大大低估了,中国的5年规划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称赞。如此看来,中国人民银行既肩负着重任,也拥有较为有利的宏观经济环境。中国有着非常灵活的货币政策体系,同时正朝着人民币国际化、金融市场和金融服务开放的方向发展。

  中国人民银行从来都不匆忙进行金融改革,而是按照自己的目标稳步推进改革。适应性的学习一直是中国央行的传统,这样可以避免导致自生性金融危机爆发的错误,也可以避免利率或汇率波动给经济带来的损失。大量外汇储备为本国货币政策改革的独立性提供了保障。在主要发展中国家中,中国人民银行被认为是最好的中央银行。

  总之,“四个全面”对经济发展作出科学布局,富有效率的中央银行保证各项经济规划得到落实,中国经济前景充满光明。中国经济保持持续健康发展本身,就是对全球经济的巨大贡献。

  (作者为土耳其中央银行北京经济参赞。杨福鼎翻译)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原文链接: http://theory.people.com.cn/n/2015/0410/c40555-268239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