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的人夏天感冒都是暑湿感冒 食药结合治疗
又到了一年中最炎热的时候---夏天,而且当下正是中伏天气,“大暑小暑,上下蒸煮”,在这炎炎的夏日里很多人容易因气温变高而造成人体的体温调节、水钠代谢、循环系统等出现一系列生理功能改变。若机体无法适应,就可能造成体温异常升高不降,引起身体生理功能紊乱,发生暑热。那广大网友应该如何应对呢?我们今天走访了山大一院的相关专家。
家住太原小店区的袁先生近期总是感觉嗓子疼痛,吞咽不适,咽喉部异物感,还伴有全身乏力,低热,精神倦怠。同袁先生一样,不少上班族由于长时间吹空调、饮食辛辣、喜喝冷饮等原因导致身体不舒适。袁先生在社区医院治疗一段时间,效果差,后就诊于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耳鼻咽喉科,医生基本诊断为上感(感冒)后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给予消炎抗感染治疗。
医生介绍,夏季昼长夜短,人们睡眠时间相对减少,天气炎热原因,人们的运动量也会减少,此时,人体免疫力会相对减弱。夏季比较潮湿闷热,空气中湿度大,且室内空气不流通,病菌会增多,长期处于空调环境中时,会使人体血管急剧收缩,血流不畅,使关节受损受冷导致关节痛;由于室内与室外温差大,人经常进出会感受到忽冷忽热,会造成人体内平衡调节系统功能紊乱,易患感冒,有些体质差的人还会频繁感冒。有空调的房间里,气流方向经常变换,气流速度增加,空气热量不断变动这些因素干扰了人体嗅觉,削弱人体对空气中病菌、过敏原和异味的反应。空调存在,房间内湿度太低,会对人体眼、鼻等处粘膜产生不利作用,导致粘膜病发生。
很多人以为夏季热感冒没什么,就是天气热上火所致。但有些人伴有头痛头闷,不思饮食,没精神,像袁先生以为热感冒就是上火的网友很多,天气较热不用处置,感冒慢慢就会好,这种错误认识往往易导致感冒病情进一步加重,使小感冒引起全身并发症发生,甚至危及性命。
70%的人夏天感冒都是“热感”,暑湿感冒是老百姓俗称的“热伤风”。引起夏季热感冒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夏季气候炎热,人体出汗较多,汗腺分泌会消耗很多能量,加之夏天昼长夜短,闷热天气容易影响人们睡眠和休息,导致睡眠不足,感觉乏力。主要症状表现:发热、头痛、咽痛、咳嗽、鼻塞黄涕、口干舌燥、四肢无力、食欲不振等,还伴有恶心呕吐、腹泻腹痛等症状,体质虚者还可能出现咽喉肿痛、腹泻便血等症状。
热感冒正确的治法是清暑解表、清除湿热。对此,专家的建议是治疗上可以食药结合,患者平时多吃一些祛暑利湿的食物,如薏米粥、冬瓜绿豆汤、荷叶饭等,饮食宜清淡,多休息。用药方面可以选择中成药包括暑湿感冒冲剂、藿香正气丸等。白天喝点淡盐水,晚上则喝蜜水,既能补充人体水分,注意戒烟酒、辛辣食物,多吃新鲜果蔬,以补充足够维生素。使用空调时不要把空调开得太低,尽量减少与室外形成比较大的温差,注意室内经常通风。 勤洗手,保持卫生,尽量少用手触摸鼻子眼睛,减少病毒的传播。 对于病情比较重,如有脱水现象,水电解质平衡失调、感染严重以及其他合并症等等,则需要留院观察输液治疗。记者 张文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