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与项目的一次美丽“相遇”
1月27日,腊月十八,连日的严寒不断刷新着当地历史同期最低气温。但记者观察到,在稷山生物质发电项目所有参与者的心里,由于喜悦而产生的热情却已爆表。这一天,山西国耀新能源有限公司稷山生物质发电项目正式并网发电。
项目投产了,整个项目工地一派欢天喜地,但就在这欣欣向荣的背后,却曾经历着一段悲痛的过往。
山西国耀新能源有限公司总经理岳峰回忆道:“2012年底,稷山生物质发电项目开工建设,一切运转良好,并被列入山西省发改委规划的16家生物质电厂名录之中。可就在2014年初投产前夕,受当时整体经济环境影响,国耀能源原股东介休某煤炭企业经营形势恶化,无法继续投入资金,项目建设资金链骤然断裂,在项目土建工程完成95%、安装工程完成80%的情形下,被迫停工。紧接着,由于未能按期投产,当时已经申请进入国家可再生能源第五批补贴目录也就未能获批。”
“与省内外金融机构、投资机构、上市公司接洽,希望寻求合作伙伴,解决项目资金来源,但均因省内金融环境恶化、股东背景限制、担保措施不足等原因搁浅,公司不得不面对濒临破产的局面。”在岳峰的记忆里,从2014年年初至2015年6月,为了能够让项目继续进行下去,国耀新能源上上下下过着“满世界找钱”的日子,尽管这样,依然未果,公司面临绝境。
据了解,稷山生物质发电项目,是通过焚烧当地农田果林产生的废弃秸秆和果树枝桠来进行发电,是可再生能源发电的一种。投产后电厂年发电量可达2.1亿千瓦时,年上网电量1.8亿千瓦时,年产值1.35亿元,每年预计消耗农林废弃物25万-30万吨,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10万吨,二氧化硫排放量为燃煤发电的1%,产生直接就业120人,间接拉动燃料收集及从业人员2000人,可拉动相关县域农民增收6000多万元。
从这一组数据不难看出,稷山生物质发电项目不仅可以将秸秆变废为宝产生经济效益,还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环保效益。那么,从项目开工建设,到后来几经波折却濒临破产的程度,是项目不好吗?不,是缺钱。
事实上,对于好项目的资金扶持,山西省早在2014年年底就已有规划。
2014年11月,山西省财政出资24亿元作为引导资金,计划吸引社会民间资本96亿元,组建总规模达120亿元的山西省产业投资基金,重点投向战略新兴产业和文化旅游产业。其中战略新兴产业主要有10个产业方向,分别是装备制造业(煤化工装备、轨道交通装备、煤层气装备、煤机装备、电力装备)、现代煤化工、铝工业、新能源发电、新能源汽车和现代服务业。2015年2月,山西国信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国信集团”)承接了总规模为90亿元的山西省产业发展投资基金的管理和运作职能,并委托其旗下的中合盛资本管理有限公司(简称“中合盛资本”)具体管理。
简单讲,就是这笔产业基金是以市场化导向运作,着力扶持具有发展潜质的目标企业形成持续造血功能。
因此,就在项目走投无路的境地,2015年6月,国耀新能源负责人想到了“求助”这笔产业基金。于是,他们联系到了产业基金管理机构中合盛资本。很快,中合盛资本便组织专人深入项目地调研,了解项目背景及面临的困难,同时派人前往省内外其他生物质电厂了解运行情况。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中合盛资本提出了合作模式及解决思路:首期以产业基金2000万元为引导,同时吸纳社会资本8000万元,总计1亿元资金,全面支持稷山项目复工。在稷山项目发电的基础上,中合盛资本继续通过私募股权融资、资本市场募资、银行机构配资等方式,拟募集资金4亿元为公司五寨和平陆两个项目建设提供资金支持……
回顾整个事件,从稷山生物质发电项目几经生死挣扎后寻求帮助,到省财政产业基金的及时注入,再到项目最终正式并网发电,总共历时半年多时间,从这里我们不难看出,一个是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项目需要支持,一个是可以为具有发展潜质的企业提供必要的资金扶持,它们之间需要的是什么?是一次“相遇”。
正因为这次美丽的“相遇”,让政府产业基金在市场化导向的运作下,成功发挥了资本运作及经营管理的优势,帮助企业实现股权整合,建立现代企业治理结构,为企业长期发展奠定基础。也是因为这次“相遇”,让一个濒临破产的项目在最绝望的关头,起死回生并重新焕发生机。
(原载于2016年2月3日山西经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