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中展示良好城市形象 唱响太原文化发展主旋律

09.01.2023  07:41

  第五届山西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云上文博会)2022年12月26日在云端上线。以“用璀璨文化之光照亮高质量发展之路”为主题,在云上文博会上,我市集中展示太原良好城市形象,充分反映文化强市战略迈出的新步伐,全面呈现我市文化改革发展的新成果。

  太原历史遗存丰富,文化底蕴深厚,地域文化特色鲜明。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落实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文化产业蓬勃发展,文化事业更加繁荣,文化改革不断深入,文化建设成果显著。

  供给丰富,富足人民精神生活

  文化自信,文化自强。

  2022年太原市春节联欢晚会上,原创国风舞蹈《宋时芳华》惊艳了观众。33位舞姿翩翩的“小姐姐”呈现了晋祠圣母殿侍女群像,传统文化以创新形式诉说太原故事。

  我市文化艺术创作持续繁荣,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推出了一批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文艺精品。创作了大型晋剧《于成龙》《关公》《上马街》、话剧《新报童》《晋文公》、舞剧《家书》、歌舞杂技剧《换了人间》等46部作品,涵盖不同风格、不同门类;移植、改编、恢复作品165部;新创改编歌舞、杂技、曲艺、小戏小品524部;新创舞台剧、影视剧等各类剧本37部。

  文艺创作不仅有高原,更望高峰。《傅山进京》荣获第八届全国戏剧“原创剧目大奖”和“表演大奖”等9个奖项。《上马街》《起凤街》荣获中国戏剧节“优秀剧目奖”。

  “书房兀坐万机休,日暖风和草色幽。”2022年6月23日,太原市图书馆南站·国贸T6分馆向市民开放。安静惬意的空间、精心挑选的书籍,在离市民最近的地方,我市18座城市书房、8个自助图书借阅站齐齐整整,打通公共阅读服务“最后一公里”,延伸公共文化服务触角,赓续城市文化血脉,成为打造“书香太原,阅读之城”文化品牌的重要平台。

  依托各级各类公共文化服务机构,我市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全面提升。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广泛调动社会各方力量,我市构建起从市到村(社区)覆盖城乡的四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全市共有市级文化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美术馆1个;县级文化馆10个、图书馆9个、美术馆2个;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102个,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1336个;建成县级文化馆、图书馆总馆20个,分馆286个,全部实现免费开放。

  活态传承,传统文化生机勃发

  文化惠民,文化为民。

  紧扣时代脉搏,聚焦主题主线,我市群众文化惠民活动丰富多彩。围绕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喜迎党的二十大等主题,举办涵盖音乐、摄影、美术、非遗、戏曲等几十个门类的群众文化活动,惠及群众1800余万人次。持续推进“五个一批”群众文化惠民工程,省级群众文化惠民服务品牌“梨园争春”戏曲展演年均演出100场。

  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健全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机制,培育扎根基层的群众文艺队伍,加强群众文化活动品牌建设,有效满足群众文化需求。我市国有民营院团免费送戏下乡,累计8900余场,乡村群众文艺队伍、乡村文化带头人等举办各类活动两万余场,群众文化百花齐放。

  太原历史文化积淀丰厚、多元文化融合共生,形成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我市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方针,深入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工程,推动优秀文化遗产“活起来”“火起来”。

  目前,全市共有各级非遗代表性项目677项,各级代表性传承人601人,非遗传习展示中心6个、传习基地25个、国家级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1个、省级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2个。小店、晋源、清徐、阳曲联合获批国家级晋中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

  非物质文化遗产以活态传承的方式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促进了我市文旅创新发展。累计开展非遗进景区、进校园、进社区、进军营、进乡村活动1500余场,惠及群众约400万人次;线上线下展示展演活动500余场,惠及群众约5000万人次,实现非遗保护成果与民共享。

  产业旺盛,绘就文旅崭新画卷

  文化铸魂,文化强市。

  2022年11月中旬,太原六味斋云梦坞成功入选国家工业旅游示范基地,为全国53家单位之一。2020年12月,我市成功入选第一批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

  落实“强龙头、延链条、建集群”要求,我市文旅产业综合实力提升,不断健全完善产业体系,引进和培育新兴文化旅游业态,引导文化产业集聚发展,全市文旅产品供给持续丰富,现代文旅产业体系逐步健全。

  培育打造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2个、省级示范基地12个;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1个;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2个、省级集聚区3个;国家级文旅科技示范园区1个;省级文旅产业融合示范区1个;省级旅游休闲街区3个。

  我市着力推进国际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建设,文化和旅游业呈现全面发力的良好态势。文旅产品供给丰富,文旅融合步伐加快,构建了一环(环太原东西山旅游公路)、一带(汾河景观游憩带)旅游产业总体布局和西山、汾河、晋阳古城、太原府城四大旅游板块。晋源、清徐、阳曲通过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省级验收,全市A级旅游景区增至30家。

  “锦绣太原”品牌体系初步构建,采取“线上+线下”的方式,开展全方位、多角度、系列化文旅宣传推广。推出不同主题旅游线路70多条,“红绿交错清凉避暑游”“醋都葡乡趣味采摘观光游”两条线路入选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锦绣太原”的知名度和吸引力显著提升。

  “每一轮文旅惠民消费券投放后,总是迅速被抢光。”市民们拼手速拼得不亦乐乎。以“一个品牌、十大主题、百项业态、千万惠民、亿元消费”为主要内容,我市开展“锦绣太原文化旅游季”主题活动,持续推进文旅体惠民券发放,市民的文旅体消费活力被激发。连续3年,累计发放6600万元文化旅游消费券,覆盖文化旅游、体育健身等11个类别,惠及市民57.52万人次,核销比例100%。

  “两个转型、文旅先行”。我市文化旅游事业积蓄力量、坚定信心,着力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