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空无缝衔接 全程闭环管理
3月20日,国际航班经停太原入境防控工作演练正在进行,“乘客”在工作人员指引下有序进入隔离酒店。贾鹏 赵世凯 摄
最近一段时间,国内疫情点多、面广、频发,为扎实做好上海分流太原国际航班入境疫情防控工作,筑牢我市严防境外疫情输入的“空中防线”,3月20日下午,我市多部门联合开展了一场接机保障演练,以尽量逼真的实战演练,检验入境航班各环节的无缝衔接和顺畅运行。做好从境外到国门、从国门到家门的全链条防控,强化无缝衔接和闭环管理,严防境外疫情输入。
无缝衔接防输入
当天下午3时许,太原武宿国际机场T2航站楼东侧门周围早已被工作人员用隔离带隔开,分流上海入境国际航班的这段时间,这片区域只能有身穿防护服的专业人员进入。“报告总指挥,东航MU570航班(巴黎—太原)已经到达,机上有入境乘客25人,登机临检发现2名红标人员。”市卫健委主任张泽在机场现场指挥。很快,2名红标人员由等待在停机坪的负压救护车转运至市中心医院汾东院区。
随后,太原机场海关与负责本次航班接待的万柏林区工作人员办理入境旅客交接手续。“只需扫描二维码即可完成交接,工作人员与入境旅客完全无接触。”工作人员告诉记者。10多分钟后,23名黄标旅客在身穿防护服的医护人员引导下,有序从东侧门直接登上机场大巴。随车医务人员逐一清点,确定人员无误后,出发前往隔离酒店入住。
演练开始前,医护人员告诉记者,为了完成好此次任务,最近一段时间,他们都在接受强化训练,在原本基础防护和核酸采样训练的基础上,一些参与过境外航班接机任务的“老师”也给他们分享了不少实战经验。“疫情防控,再细致都不为过。一定要做好严格防护,每个细节都不能漏掉。无必要,不与隔离人员接触。”出发前,“老师”还一再叮嘱大家。
隔离全程“无接触”
下午4时40分,载着国际航班旅客的机场大巴停靠在万柏林区上澜国际酒店门口。“请大家拿好自己的行李,间隔一米有序跟我走。”身穿防护服的工作人员早已等候在路边,拿着扩音器引导旅客。旅客携带随身行李,通过专用通道进入酒店。接近旅客专用电梯入口处,醒目的蓝色指示牌上写着“请每人拿取一张房卡自行上楼(一人一梯)”。
旅客们5人一组,依次取走放在桌上的专属房卡,搭乘旅客专用电梯,入住各自房间。
隔离房间干净整洁,矿泉水、洗漱用品准备充足,桌上还摆放着消毒液、集中医学观察相关提示卡片等,方便大家随时取用。
下午5时,“全副武装”的工作人员敲响了1508房间的门。“您好,刚接到通知,您的核酸检测结果呈阳性,需隔离治疗,现在和您核对一下信息。”信息核对无误后,1508房间的旅客由市急救中心负压救护车转送至市第四人民医院。
两名采样人员立刻对阳性患者的房间开展环境样本采样,桌面、电话机按键、电源开关、遥控器、卫生间水龙头……不放过一处患者可能接触过的环境样本。紧接着,两名消杀人员对房间进行终末消毒。一名消杀人员身背十多公斤重的消杀壶,对阳性患者走过的过道、房间地面、墙面、物体表面等接触频率大的地方,认真细致地喷洒消毒,另一名消杀人员紧随其后,背着超低容量喷雾器,进行空气消毒。
周密部署抓细节
演练结束后,各相关部门再次对接机保障细节进行了复盘,确保每个环节无缝衔接,闭环运行,不留死角。
据了解,我市将组织六城区轮流接待保障国际航班,坚持一航班一团队闭环转运、一航班一城区集中隔离,每趟航班由一名市领导带队做好现场协调指挥,每个隔离酒店将组建工作专班,配备1名街办负责人总体协调,按旅客数量配备相应的医护、公安、环卫、消杀、服务等专职人员。
在国际航班经停太原入境防控工作期间,我市将紧盯入境航班接机转运、隔离场所、定点医院工作人员,按高、中、低风险分类管理,在岗期间集中封闭,离岗后对直接接触入境人员、物品、环境的高风险岗位实行“7天集中隔离+7天居家健康监测”,对中风险岗位实行7天居家隔离,对低风险岗位实行7天居家健康监测,同步实施高频次核酸检测等措施,切实筑牢我市疫情防控“安全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