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高能”促经济转型
图为正在建设中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园项目
新闻背景
我省是全国重要的能源和原材料供应基地,为实现资源型地区的经济转型,必须实施创新驱动,进行结构调整。土地作为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和支撑要素,在经济转型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和推动性作用。我省转型综改示范区先行先试,探索出了一条通过土地调控,发展新兴产业、引导产业集聚,推动经济动能向创新驱动转变的路子。
综改示范区北部阳曲产业园区拥有国际领先的3D打印技术的银邦股份新材料,代表北斗应用领军企业的依迅北斗等项目已先期入住。由学府产业园、唐槐产业园、武宿综合保税区、科技创新城、汇通产业园、新能源汽车园区、大学城产业园等构建的综改示范区中部整合区,大数据、物联网、电子信息、高端装备等项目正在推进。
综改示范区南部潇河产业园区,规划面积约343平方公里,其中太原起步区57平方公里,晋中起步区43平方公里,是示范区中占地面积最大的一个园区,也是示范区建设的主战场,主要布局新一代信息技术、先进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等产业。目前,东风原野新能源汽车产业园,中国电科(山西)电子信息科技创新产业园,以及京东山西亚洲一号等项目已落地实施。作为产业发展的支撑要素,土地是项目落地的关键,今年以来,转型综改示范区土地局已供应土地28宗、3291亩,有力地保障了我省经济转型发展。
土地具有不可再生性,是稀缺资源。作为重要的生产要素,土地是“财富之母”,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是显著的。但是,由于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的作用,供给总量固定的土地也成为制约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在城镇化和现代化快速推进的过程中,“用地难”对于很多企业而言都有切身的体会。在转型综改示范区,土地作为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要素,通过支持和引导战略性新兴产业落地,正在推动经济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
围绕我省“转型项目建设年”的总体部署,今年以来,综改示范区已上报农用地转用征收8个批次,合计面积3539亩,涉及文源路、大运路、小牛线等9个基础设施项目1772亩,涉及京东亚洲一号项目、特种电缆项目等5个重点转型项目1767亩。现在,省政府已经批准农用地转用征收7个批次2986亩土地。
探索开发利用方式,提升土地质量效益
为加快土地转用征收进度,依据综改示范区总体规划和产业发展规划,综改示范区土地局制定科学的土地征收和供应计划,优先保障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现代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项目用地,申请省国土资源厅开通了农用地转用直报端口,加快了示范区征地报批速度。
在土地转、征、供流程中,示范区土地管理局以问题为导向,积极创新制度、简化流程,让各个环节提前介入,加快进度。首先是在农用地转用征收批准后,并联实施征地补偿和编制土地出让方案,缩短30个工作日完成建设项目供地手续。其次,土地征收实施完毕后,12个工作日内完成出让方案报批工作,43日内签订土地出让合同并发放建设用地批准书。最后,加快批后土地征地、供应,避免形成批而未供土地。同时,创新工业用地供地方式,在示范区探索租赁、先租后让和缩短出让年期等,对项目用地实行“整体规划、分期供地”模式,严格审查企业投资强度和用地标准,根据投资效益、建设进度等情况合理确定土地供应量,预防土地闲置和低效利用。
作为重要支撑要素,通过土地调控能有效引导产业集聚,更新替代传统产业,发展新兴产业。示范区制定了土地使用标准,要求起步区潇河产业园区新上工业项目的投资强度不低于410万元/亩,工业项目容积率不低于1.0,工业厂房二层及以上,建筑密度不低于30%,绿地率不超过20%,达不到要求的项目不供地。
为从源头上控制闲置和低效用地,示范区要求项目在入园时就签订用地投资效益承诺书,进行土地利用强度和用地效益年度考核,如果未能履行投入和产出指标,将无偿退出未使用或低效使用的土地。2017年国土资源部国家级开发区节约集约用地评价成果显示,太原经济技术开发区在全国392个工业主导型开发区中名列第30位,太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在全国91个产城融合型开发区中名列第39位。
为适应转型升级需要,示范区在科技研发、新兴产业、生产服务及产城融合发展等方面做好供地政策支持与引导,积极探索适合示范区转型升级的土地开发利用方式,使土地充分发挥高效能。鼓励发展现代服务业、“互联网+”、大数据等新产业、新业态,开发区企业利用存量房产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5年内按原用途和土地类型使用土地,暂不补交地价。5年期满或转让需办理相关用地手续的可按新用途、新权利类型和市场价,以协议方式办理。鼓励开发区发展科技孵化器,孵化器可比照工业用地建设。
用好用活增减挂钩政策,优化用地结构
6月21日,综改示范区与岢岚、阳高、繁峙县签约购买增减挂钩节余指标1992亩,交易总额3亿元。此次签约的增减挂钩易地交易指标,可保障示范区100万吨铝镁合金产业链项目、山西炫风汽车年产20万辆新能源汽车项目、镁基锂离子储能电池成果转化项目等7个新材料、新能源汽车项目的落地实施,项目投资总规模约640亿元。2018年上半年,示范区已落实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节余指标2236亩,使用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节余指标2092亩,对示范区潇河产业园区清徐片区9个项目分5个批次编制了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建新区方案。
综改示范区重点项目入区集中,建设速度快,用地需求量大,耕地占补平衡矛盾进一步凸显。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是解决用地难题的突破口。由于我省是脱贫攻坚重点省份,“十三五”期间,全省有3350个深度贫困村庄需要实施整村搬迁,有1341个采煤沉陷区村庄要搬迁,2万户村民受地质灾害隐患影响要实施搬迁。按照“一户一宅”复垦农用地的政策规定,我省各类搬迁宅基地复垦的潜力约有15万亩左右。运用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复垦这15万亩左右土地,可以形成10万亩左右的建设用地规模和耕地占补平衡指标。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既能解决用地规划、新增建设用地计划、耕地占补平衡指标问题,又充分发挥土地级差效应、给贫困县提供有力的资金保障,还能够从根本上优化城乡用地结构、提升土地利用质量和效益。
综改示范区土地管理局抓住“全省加快推进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促进开发区转型升级助力脱贫攻坚”的契机,通过与贫困县对接实施指标调剂,解决用地规划、新增建设用地计划、耕地占补平衡指标问题,从根本上优化了城乡用地结构、提升土地利用质量和效益。
同时,示范区多渠道落实补充耕地指标,发挥示范区补充耕地专项基金效益,精准投入,通过补改结合方式,盘活利用低等级补充耕地指标,建立示范区补充耕地数量、地类和新增粮食产能储备库,运用国家“算大账、产能核销”政策,实现转型项目耕地占补平衡。今年以来,示范区已通过易地交易,使用省级耕地开发基金项目指标等方式,落实易地补充耕地指标共4902亩,其中10等地2402亩,12等地2500亩。到目前为止,已办理综改示范区8个农用地转征批次用地的占补平衡挂钩手续,耕地面积3368亩。
本报记者 张晓敏 本报通讯员 郭 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