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丁之歌

03.04.2015  18:58

园丁之歌

吕旭东    李玉琪   李珂

  老师被称作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他们用心血帮助孩子们塑造着健全的人格。老师又被人们比作辛勤的园丁,他们不辞劳苦地培养着祖国的未来。近日,本报记者就走进安宁小学,对学校的教学骨干做了系列采访,为读者展现当代园丁的风采。  

  累,但快乐着

  赵桂萍  ,女,中小学二级数学教师,1995年开始从事教育工作。曾先后荣获“区教学带头人”、“区教学能手”、“榆次区模范教师”等光荣称号。有多篇论文分别获得过国家级、省级、市级、区级一等奖。原为太行小学教导处副主任,现交流到安宁小学任教。

  在谈到从事教育工作的最大感受时,赵桂萍说就是感觉到累,每天的工作总是满满的。早晨要筹划好一天的工作,上完课还要批改作业,有时一支红笔一天就用完了。遇上出去交流听课临时调课,一天就要连续上好几节课。在太行小学时,除了完成教学还要处理一些行政工作,有时连水都不敢多喝,因为卫生间离办公室太远,上一次太耽误时间。

  在教学工作中最头疼的是学生捣蛋不听话完不成作业,家长还不配合。但就这样她也不能放弃学生。因为老师是良心职业,无论怎样她都要设法去把学生教好。其实像这样的孩子内心都缺乏自心,赵桂萍就对孩子多鼓励多表扬。别的学生进步十分她才表扬,这样的孩子进步一分她都要表扬。她的一个学生就是在这样不断的鼓励下,由不及格到现在能考七十多分了。

  而她对孩子们付出了,孩子们也会真心的喜欢她。她感慨地说,和孩子们在一起感觉心态可年轻了,根本没有社会上那么复杂,又开心又轻松。她十分庆幸她选择教师这个职业,将来她的儿子如果选择作教师她也会支持的。

  

  

孩子们和我亲如一家

 

 

  武丽芬,女,1997年开始从事教育工作,四年级语文老师兼班主任。武丽芬老师给人的感觉是特别活泼。她留着一头齐耳的短发,却又在额头上俏皮地别了一个发夹。虽已是中年人,给人的感觉依然是朝气蓬勃。说起从教的历史,武老师说她和别人不一样。

  武丽芬老师说,她原来是踢足球的,曾经是山西省女子足球队队员,1997年从足球队退役以后才走上了教师岗位。武老师说她小时候活泼好动,属于那种比较调皮的孩子,当了老师后才感觉到老师管理学生的辛苦。但由于自己天性活泼,所以很能体会孩子们好动的心理,很能理解孩子们期待下课、期待玩的心情。因而孩子们也和她特别亲。她刚开始从事教师工作是在张庆村,在那里不只学生连家长都认识她。遇上节假日她不回家,学生家长就请她到家里吃饭,晚上学生会陪她在学校住宿。学生和她在一起没有拘束感,有时她在前面走着,学生会从后面跑上来在她背上拍一下。她换了衣服或是换了发型,学生都会注意到。有的学生为了和她亲近,早上故意不梳头,就为来到学校让她帮着梳。

  她喜欢给学生们起绰号,用绰号来称呼学生,那样似乎感觉更亲切。她感觉老师对孩子们的影响特别大,甚至可以影响到孩子的一生。她年龄最大的学生今年都28岁了,一直都和她保持着联系,称呼她都不叫老师,叫“武妈”或是“姐”。这个学生听了她踢足球的经历,就也曾去踢过足球。她现在做班主任都上瘾了,每年不当都不行。每到六年级送走毕业班后,她心里就会感到很失落了,就象自己的孩子远行了一样。直到后半年带上新的学生,她才会感觉好一点。

  谈到教学工作,武老师说她感到没有什么棘手的,因为和学生们相处的很融洽。她工作的准则是:永远不能让你前面有人,这是她踢足球时教练告诉她的。所以周围有工作先进的老师,她就要努力赶上去。 

  

为孩子的一生打好基础

  刘玉,女,二年级语文老师兼班主任,2001年开始从事教育工作,她的教师生涯已经渡过了第十五个年头。但刘玉老师一开口却坦率地承认,她当初上学的时候并不想当老师。只是因为家里比较穷,她又是家里的老大,为了早日给家庭减轻负担,她才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她说其实很多人从事的职业都不是自己喜欢的或理想的,但一个人既然选择了就要认真对待,就要把工作做好。

 

  从走上教师岗位的那天起,刘玉老师就一直从事语文教学工作,她也把全部精力投入到了语文教学当中。多年来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形成了一套独特的语文教学理念。刘玉老师说她注重从两个方面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一个就是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在这方面第一要培养学生的思维深度,第二要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第三要培养学生的独创性思维,第四要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第五要培养学生思维的速度。一堂成功的语文课要看老师给学生带来的思维量有多少,而不是老师灌输了多少。再一个就是对学生读书的培养,在这方面的培养上既要有固定的读书内容、量、方法的要求,又要注意循序渐进。刘玉老师的具体做法是一开始给学生的门槛很低,先从读绘本开始,再进一步则读杨红樱的作品,再进一步则是读郑渊洁的作品。但是刘老师并不要求学生记笔记写心得,目的只为让学生有阅读积累。

  刘玉老师最后说,她的这种教学方法从短期来看也许不符合应试教育快见效果,快速提高成绩的要求。但是从长远来看,学生读书多了就可以支撑他的思维,就可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到更远更广阔的风景,这甚至可以对学生的一生产生深远的影响。 

  

爱心        耐心      细心   

  白晓红,女,四年级语文老师兼班主任,是山西小学语文二级教师,1998年开始从事教育工作,从那时起便一直承担着班主任的工作。她带的班级曾被校、区评为“优秀班集体”,她个人也多次被评为“榆次区优秀班主任”、“榆次区优秀辅导员”,。曾有多篇论文在国家级、市级刊物发表并获奖。

  白晓红老师从事教育工作的最大感受是,做一个老师一定要有爱心、耐心、细心。所谓这“三心”是指在学校要随时随地注意学生的言行,掌握学生的状态。小学生对老师是有依赖性的,需要老师时时处处关心和安慰。当老师绝不能为了教学而教学,而要从关爱孩子角度去开展工作。发现了学生的问题后就要和学生耐心细致地沟通。有时不只和学生沟通,还要和家长沟通,和家长沟通好了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在处理问题的时候要注意照顾学生的心态、学生的情绪,要求学生做到的事自己首先做到,这样学生就不会有抵触情绪。有时上课了发现黑板还没有擦,她就会自己擦;看到粉笔掉在地上,她也会自己捡起来,没有责骂,而是言传身教。学生们都是很单纯的,你关心他们,他们也就会关心你。有一次她嗓子疼,发不出声来,学生会心疼的说,老师你别讲了,休息一下,布置点作业给我们就好,我们保证不说话。

  白晓红老师的另一个感受就是,想当好一名称职的老师就要活到老学到老。时代在变,孩子们也在变。随着传播手段的进步,孩子接收的信息量越来越多,对老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老师只有不断加强学习,跟上时代的步伐,才能满足学生们日益增长的求知欲望。所以作为一名老师一定要博览群书,既要做本学科的专家,也要做其他学科的杂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