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城位于山西东南部,是山西融入中原、通达沿海的重要门户。全市总面积9490平方公里,辖4县、1市、1区,74个乡镇、2432个行政村,总人口230.9万。
一、 “十二五”农村公路建养工作情况
(一)坚持“三实”抓建设。即主体责任“实”,坚决扣紧市、县两级政府的领导责任,扣紧市、县两级交通部门的主管责任,扣紧乡村两级的主体责任,以责任推动农村公路建设任务落实。筹资措施“实”,按照“省级补助、市县自筹”原则,全市共完成农村公路建设10907公里(含街巷硬化),完成投资34.7亿元,其中省补14亿元、市筹5.2亿元、县筹15.5亿元。建设质量“实”,先后出台农村公路重点项目标后监管、建设质量专项治理等一系列规范性文件,全面提升农村公路建设质量和县乡公路建设专业化水平。
(二)坚持“三严”抓管理。即路政管理“严”,探索建立“政府负责、部门执法、群众参与、综合治理”网格化管理体系,路政案件发现率和查处率不低于95%。治理双超“严”,全市建成18条路政文明示范标杆路段和“平安公路”示范路段,公路超限超载率控制在0.01%,稳定控制在0.2%以内。路域整治“严”,以治理“四违”为重点,持续开展路域环境综合整治,营造了“畅、安、舒、美”的行车条件和运营环境。
(三)坚持“三畅”抓养护。即工作机制“畅”,以县为主体,实现县乡两级管养机构、县乡村道经常性养护和养护示范县“三个全覆盖”,农村公路列养率达到100%。资金投放“畅”,全面落实我省“县道省补、乡道市补、村道乡补”政策,在省补1.2亿元基础上,市级配套6046万元,县级配套5450余万元。公路通行“畅”,实现农村公路技术状况、绿化率和安保工程“三个大幅提高”。
(四)坚持“三优”抓运营。即场站建设“优”,大力推进客运站达标升级和农村候车点覆盖项目,优化客运站场、候车厅布局,改善站容站貌,提升乘车环境。目前全市共有汽车客运站11个,其中一级站2个,农村候车亭529个、招呼站1550个,较“十一五”末分别增加40%、3%。客运发展“优”,整合客运线路资源,淘汰老旧客运车辆,提高从业人员素质,优化服务水平,乡镇通车率达到100%,行政村通车率达96%,两项指标均高于全国98.95%和93.32%的水平。物品流通“优”,物流配送体系从无到有,逐步发展壮大,基本形成县乡村三级农村物流服务体系,推动了农副产品快速流通,满足了农民群众日常生产生活需求。“十二五”末,货运量5720万吨,货运周转量47.6亿吨公里,比“十一五”末分别增长74%、95%。
二、“十三五”四好农村公路建设的基础思路
(一)突破一个瓶颈。就是要借鉴吕梁农发行融资贷款的经验做法,推广阳城县多方筹资的渠道和思路,牢固树立“精准融资”理念,逐步探索建立“市级统筹、县级统还、农发行贷款”的筹融资模式,精准对接农发行政策,精准对接“四好农村路”建设需求,精准对接农村脱贫攻坚目标,搭建资金筹集平台,扩大资金使用效益。到2020年,力争融资20亿—30亿,重点推进我市“四好农村路”建设,以此彻底突破制约农村公路建设的资金瓶颈。
(二)坚持四个导向。就是积极总结和推广阳城“政府主导、规划引领、多方筹资、产路一体”的好经验好做法,围绕交通运输主责主业,突出农村公路建设重点,坚持“四个导向”、统筹“建、管、养、运”,形成具有晋城特色的、服务脱贫攻坚的农村公路建设新格局。
(三)掀起一个高潮。全市必须摒弃“就农村抓农村、就公路抓公路”的传统狭隘思维,自觉把“四好农村路”建设融合到全市大交通网络的规划建设上,融合到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大局上,融合到服务全面脱贫攻坚、服务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上,全面提升农村公路建设的战略定位、统筹层次和价值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