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吕梁农民增收的好路子
吕梁山区是我省两大连片特困地区之一,贫困人口数量大,农民收入乏力。强化农业基础,提高农民收入,是历届吕梁市委、市政府工作的重心。
上世纪末,在狂热的煤炭市场刺激下,吕梁一夜陡富。吕梁因煤而兴,因煤而名。但贫与富却没有实现和谐共振。吕梁,在财政收入已雄踞全省第二的情况下,占人口多数的农民收入依然位居倒数第二。
新一轮的探索开始。去年,吕梁创新的提出了 “8+2”农业产业化振兴计划。“8+2”中的“8”是指大力发展核桃、红枣、杂粮、畜牧、蔬菜、马铃薯、林下中药材、食用菌八大产业;“2”是指要突出抓好市场建设和龙头企业建设两个关键环节。这里的“8”是个概数,不一定每个县都要发展这八项产业,可以结合自身实际自我调节。但“2”包括的市场和龙头企业建设,每个县必须得抓,这是规定动作。经过两年的实践,吕梁初步探索出了一条农业产业发展、农民增收致富的好路子。
“8+2”好,好就好在老百姓衷心拥护。政策好不好,老百姓最有发言权。“8+2”之所以受到群众的高度赞扬和衷心拥护,根本原因是老百姓得到了实惠。联系当前正在开展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我们从中可以看到,任何政策必须得到群众的认可,否则是没有出路的。
“8+2”好,好就好在方向对头。“8+2”这个模式的战略意义就在于,顶层制度设计上将龙头企业和市场开拓作为农业产业发展的核心,以此来撬动整个具体的每一项产业的发展。这个制度设计的创新之处在于,将零散的小农生产与最先进的企业运作模式结合起来,以市场为核心来进行农业生产,提高整个产业的竞争力,进而实现农民的增收致富。
“8+2”好,好就好在顺应了市场规律。吕梁市“8+2”农业产业化领导组办公室主任陈林强有一句话,特别有启发意义。他说,在政府行政手段主导的平台上,并不能真正实现农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政府的行政行为只有顺应了市场的规律,才能显现威力。
“8+2”好,好就好在干群能够同心,官民能够并举。现在,吕梁市官方和民间谈论最多的就是“8+2”。党委、政府将其作为经济转型,结构调整的着力点,全力抓;老百姓把它当做脱贫致富的希望,用心干,形成了干部群众齐出力,一心一意谋发展的喜人局面。
“8+2”的实践探索,或许不是破解农业发展难题的唯一。但它却是解放思想,大胆创新,实践群众路线的产物。我们希望,也期待着,在全省转型跨越的伟大实践中,有更多这样的尝试与创新。
责任编辑:刘振刚 审核:刘振刚 审定:张建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