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太原80后小伙在美国拍电影
25年前,一部《北京人在纽约》电视剧风靡大江南北,剧中北京人在纽约奋斗与挣扎的生存故事,东西文化碰撞下的无助与彷徨,以及他们为梦想打拼的故事打动了很多观众。太原小伙李昖,今年只有29岁,已在美国拍了近4年电影,完成6部影片,拥有了自己的拍摄团队,作品逐渐受到美国观众的关注。9月10日,记者趁着他短暂回国之际,采访了这位正在美国创业的80后电影人。
赴海外求学
初见李昖,短发、戴着眼镜,一位充满朝气的小伙儿。2012年,他从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本科毕业后,毅然决定前往美国攻读电影。提及此,他说,“电影是我自懂事起就有的梦想,小时候看过央视播出的一部国外引进的电影,名叫《天堂电影院》,该片讲述了主人公多多,喜欢看放映师艾佛特放电影,在胶片中找到了童年生活的乐趣,后来多多远离故乡成为了一名电影导演。看了这个,我一下子喜欢上了拍电影。”
2013年,他通过TOEFL考试,如愿成为纽约电影学院的一名研究生,所学专业是电影与媒体制作。他说,学电影完全不是人们想象中的那样风光,老师对留学生的写作和艺术风格常常不置可否,文化上的差异、语言交流的障碍常常让他觉得心里有道难以逾越的坎。
2015年底临近毕业,他与同学共同完成了一部电影《Looking at star》 (仰望星空),讲述的是巴西一个盲人芭蕾舞剧团的励志故事,放映后,获得了圣丹斯电影节最佳纪录片大奖。这时,他更坚定了拍摄电影的目标。
“咱们一起拍电影吧。”“好啊!”毕业时,李昖和美国同学Gues聊起今后的打算,双方一拍即合,决定共同完成“电影梦”。
合伙拍电影
毕业后,李昖和Gues成为“合伙人”,先写出了5个剧本,开始筹划电影拍摄、制作。
“我们都是刚毕业,没啥钱,也没有像样的拍摄器材,只能到处找投资方。”他说,“写的几个剧本都是悬疑片,这是因为在美国这类电影的制作成本较低,发行渠道主要是放在DVD租赁平台上售卖,有人看,就会有分成。”
他告诉记者,在美国,现在仍有很多家庭在使用DVD,常会租赁各类新拍的影片。后来,他们找到了一家名为“Red Box” (红盒子)的发行商,双方开始了漫长的洽谈。
这期间,李昖在美国打零工筹集生活费。有一次,一名担任某杂志摄影师的法籍华人来到纽约,要为杂志拍摄一组封面照片。摄影师找到李昖,委托他帮忙租赁一批拍摄器材。
李昖拿到摄影师列出的器材清单后大吃一惊,上面写了镜头、补光灯、支架、电源线、可移动平车等大大小小70余件物品。他跑了三天才凑齐这些东西,一个人将器材一件件搬到租来的货车上。忙完,他感觉整个人快虚脱了。
两个月后,李昖终于和发行商谈妥了,靠着拉来的一部分赞助,开始独立拍摄第一部影片。
朝梦想进发
“我们拍第一部影片时,大概1万美金,属于小成本影片。即便这样,虽然有部分赞助,但还是捉襟见肘。手头的拍摄器材只有一台摄影机、一套双声道录音设备、补光灯,再无其他,就连后期制作需要的绿幕也没有。”李昖说,在挑选演员时,也是颇费脑筋。美国有个演员工会,去问了,注册的演员中,有名的、名气不大的都有,但人家开出的薪酬都挺高,给不起。
无奈,他们只好从舞台剧、脱口秀的演员中找,因为这类演员的要价更低。第一部影片,他们每天拍19个小时,时长90分钟的影片,拍了不到三个月。“我们尽量压缩拍摄时间,每天多拍点,这样可以节省不少成本。”他说。
没想到,第一部影片,放到DVD租赁平台后,不少美国家庭喜欢看,一个月后他们就收回了成本。
作为一名“外国人”,他在美国拍电影,由于文化差异,也遇到了不少小插曲。有一次,他们拍摄时,突然有警察造访,叫停拍摄,并开具了罚单。原来,美国有规定,只要电影中涉及到追赶、逃跑等动作戏时,必须提前向当地警署申请,且拍摄全程要有警察在场。他们由于不了解情况,所以根本没有告知警察,因此被罚。
如今,李昖与同伴在美国注册了公司,陆续拍了6部小成本电影,正一步一个脚印,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朝着梦想进发。他说:“我有一个心愿,以后能有机会回国拍电影,反映祖国巨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