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长春打造水生态文明正当时
2014年5月19日,长春市被水利部确定为第二批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随后,长春启动《长春市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实施方案》编制工作,长春市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箭已离弦。
水利改革加速
改革重要的内容之一就是简政放权。水利事业改革亦是如此。
长春市水利资源管理中心曹总工程师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说,根据《长春市人民政府关于取消、下放和调整行政审批项目的决定》,水利局现有的23项审批项目中,1项由国家取消,1项在今年长春市政府决定第一批暂停的行政审批项目中暂停,4项在今年市政府决定第一批下放的行政审批项目中下放到县(市)区。
“建立审批办公室,集中办理水行政审批,确需保留的水行政审批事项,明确管理层级,简化审批程序。对取消和下放的审批事项,加强行业指导和事中、事后监管问责。”曹总工程师说。
对长春市水资源管理有着重要意义的“三条红线”已经确定。
其中,用水量控制的近期目标是,到2015年,长春全市用水总量控制在24.08亿立方米以内,已分解到各县(市)区,初步建立起长春市水资源总量控制体系。
关于用水效率控制,长春市提出两个指标,一是到2015年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比2010年下降16%以上;二是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55以上;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为45.5%。
完善水利投入稳定增长机制是长春市水利改革的另一项重要任务。
曹总工程师介绍,长春市积极争取各级财政对水利的投入,积极拓宽水利建设基金来源渠道,推动完善政府性水利基金政策。同时,鼓励和吸引民间资本投入农田水利、水土保持、水源地保护工程建设,鼓励和引导企业、个人等符合条件的投资主体,以合资、独资、特许经营等方式投入水利工程建设。此外,要落实水利专项资金。
长春市属于极度缺水和生态缺水地区。随着城市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城市规模扩大以及人民生活水平持续提高,长春市城市用水量逐年增加,预计到2020年后,市区供水将有较大缺口,高效节水体系亟待建立。
长春市水生态保护仍是以点为主,散布在整个区域,整体性不够完善,导致区域内生态区块连接性差,整体生态格局有待优化。
长春起跑
曹总工程师认为,长春市以往采取的是传统管理措施,偏重于工程技术手段、微观用水效率提高、部分区域水生态环境改善,没有从全局的高度来协调经济社会发展和水资源、水生态承载能力的关系,没有从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全过程统筹考虑提高用水效率和效益的问题。“因此迫切需要一种更深程度、有别于传统水资源、水生态管理工作的管理模式。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恰好提供了形成这一管理模式的建设平台。”
长春市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箭已离弦。
2013年1月4日,国家水利部出台《关于加快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意见》,启动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工作,确定了首批45个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连同2012年10月国家水利部确定济南市为第一个国家级水生态文明城市试点,全国试点城市共有46个。
2014年5月19日,长春市被水利部确定为第二批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试点范围为长春市市区,并辐射至新立城水库和石头口门水库水源地一级、二级保护区,试点期为2015年至2017年)。至此,长春市全面开展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有了着力点。
据了解,为抓好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工作,长春成立了长春市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领导小组,适时启动了《长春市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实施方案》编制工作,并在2014年9月末形成了方案送审稿。
10月末,经过审查委员会专家们对北湖湿地续建工程和新立城水库水源地污染防治项目的实地考察和质询讨论后,实施方案通过审查。11月,按照审查意见修改完善实施方案,形成报批稿。12月3日,向水利部松辽委报送实施方案报批稿,待上报水利部、省政府批准后组织实施。
“长春版”试点方案
“长春版”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有其自己的目标: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基本落实,城乡供水保障能力有效提升,水环境面貌焕然一新,饮用水源水质全面达标,以伊通河为主轴的水生态系统进一步修复,城市防洪排涝能力进一步提高,水生态文明意识深入人心,水文化得到传承与创新,为全面打造“天蓝、地绿、水净、城美”的绿色宜居森林城市提供优良的水生态文明保障,把长春市建设成为具有东北地区鲜明特色的水生态文明城市。
据介绍,按照“一轴引领、两带呼应、五源共济、十区协同”的总体布局,试点期内实施水资源、水管理、水环境、水生态、水安全、水文化六大体系共计45项建设内容,项目总投资291.08亿元,试点期投资211.61亿元。其中政府投资106.61亿元,社会资金105亿元。除传统的水资源优化体系、水管理制度体系和水安全升级体系外,试点期试点范围项目中水环境改善体系、水生态修复体系及水文化传承体系等方面的工程投资占总投资的68.48%。
曹总工程师介绍,接下来要跟踪水利部、省政府实施方案批复工作。待实施方案批复后,按批复要求,全面启动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工作。
与此同时,做好项目前期落实工作。按照实施方案所提出的各项任务,组织各成员单位对照投资计划表确定的项目责任部门、项目实施内容,特别是项目投资额度,立即研究具体落实措施,加快项目核准、可行性研究报批、初步设计批准等前期工作,确保2015年如期实施。(记者 王彩娜)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