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社:面积减了 玉米机怎么办?

15.04.2016  17:16

      玉米临储政策调整的消息一出,各方反应强烈。赶在春耕时节,取消玉米临时收储政策,建立“市场化收购”加“补贴”的新机制可以说是大势所趋。但是如何建立新的玉米生产者补贴制度?补贴的资金从哪里来?中央能给各省多少补贴?地方如何将补贴兑现到户,是与承包面积挂钩还是与实际玉米种植面积挂钩?补贴的额度、方式、区域这些细则都还有待进一步明确,效果如何也有待市场验证。另一方面,玉米种植面积调减仍是摆在面前的一道大题。不种玉米了,种什么?不种玉米了,玉米机怎么卖?

      去年,农业部制定下发《农业部关于“镰刀弯”地区玉米结构调整的指导意见》,提出调整优化非优势区玉米结构,力争到2020年,“镰刀弯”地区玉米面积调减5000万亩以上。重点发展青贮玉米、大豆、优质饲草、杂粮杂豆、春小麦、经济林果和生态功能型植物等。玉米怎么减?减了种什么?怎么种?成为种植大户们最关心的话题。

 

      不能光增产不增收

      黑龙江省绥棱县双东现代农机合作社经营着大规模的土地,主要作物就是玉米。因此从去年粮价下跌开始,合作社理事长梁先猛的心里就一直揪着。“去年我们是真亏了,玉米一吨降了220块钱,一亩地损失就有160—180元之间。照这个算法,绥化一个地区就有25个亿蒸发了啊!”

      不过,谈起玉米种植面积调整,梁先猛仍表示认同:“我认为应该调整种植结构,种植面积太大,国内和国际价格接不上轨,销不出去,所以就会降价,国内玉米价格是2000-2200元每吨,国际价格1600元每吨,尽管国家去年每吨补贴400元还是不行,还是比国际价格高。所以,应该理解国家调减玉米种植面积的政策,要不玉米也会面临当年大豆一样的情况。老百姓应该支持这个政策,要不国家压力太大了。”

      梁先猛说,为了做好玉米种植面积调减的工作,当地政府和农业主管部门给他们做了很多思想工作,还有培训讲课。“黑龙江省农委都召开会议引导农民调整种植结构,我明白‘十三连增’是好事儿,但是现在我们要从‘种得好’转向‘卖得好’,不能光增产不增收。而且不可能只靠国家,要学会自己走路。”梁先猛说。

      梁先猛说,今年肯定得减少玉米种植。“从宏观上来说是响应国家政策,为国家减轻负担,从微观来讲合作社经营效益也得进行调整。我们会积极调整种植结构,土地规模经营,降低成本,因地制宜。”

      新疆沙湾县属于典型的镰刀湾地区,玉米产量不高,沙湾县鑫业农机合作社每年种植的玉米数量也确实不多。合作社理事长朱清江告诉记者:“现在政府老开会,走家串户给农民做思想工作,领导干部去每一个村上挨家挨户给农民讲解国家政策,宣传很到位。把中央一号文件等都给农民一点一点解释清楚。政府呼吁农民改种其他作物挣钱,是想叫农民增产又增收。”

 

      不种玉米种什么?

      吉林省田丰机械种植专业合作联合社原本种植了近万亩的玉米,理事长陈卓无时无刻不在关注着市场的变化。“去年我们是不亏,主要是因为我们合作社是土地托管,像别的合作社流转土地自己经营的话就亏了。“陈卓表示,“调减玉米种植面积其实我是理解的,但我认为,不是每一个地区都要减少种植面积,黄金玉米带该种玉米就种玉米,该种经济作物的地方就种经济作物。调整种植结构,该种杂粮种杂粮。发挥各地长处。平原发挥平原的优势,山区发挥山区的优势。”

      梁先猛今年做了多方面的打算,“玉米少种,不能说不种,就是减量。然后,搞一部分有机物,可能会种植一些大豆或杂粮谷子,马铃薯、葵花等,掺杂着种植经济作物和绿色作物。第一年在摸索中,不知未来会怎么样,所以先试试。”

      陕西省武功县东方农机合作社理事长杨平则告诉记者,其合作社也并没有减少种植玉米的打算。“就算不种玉米,我们就收青贮。青贮的机械我们也有,现在手里有玉米收获机十几台,可能还要买,我们想买市场上新型的机器,更高效更可靠的。”

 

      老机械能置换吗?

      有专家指出,农业机械作为一种投资大、使用周期长的固定资产投入,会极大地影响生产者的决策。对于粮食生产来说,农业机械的投资具有十分明显的捆绑效益。

      所以,玉米种植面积调减下去了,对于农机合作社和种粮大户来说,当务之急是寻找更适合的种植品种。而另一个更现实的问题是,手里已有的农业机械怎么办呢?改种其他作物,需要添置新的农业机械,陡然增加的投资如何消化?

      梁先猛给记者算了算,如果算上春耕到秋收的所有机具,种粮食的农业机械达到了40多台(套),单算专为玉米种植服务的机具也有10来台。对于这部分机具,梁先猛很期待国家能有相关的政策,让合作社能对闲置机械进行置换,“但是这也还是在打算中,能不能落实很难说。”

      但是,摆在梁先猛面前的问题就是,现有机具肯定无法满足多样化的种植模式。“要再购置机具肯定有困难。没有国家的补贴有些吃不消,只能是一边做一边等国家政策了。”梁先猛说。

      当然也有和梁先猛观点不同的。陈卓说,田丰合作社并不打算减少玉米种植面积。“我们决定从技术上调整,从管理上争取,调整结构,选择更好的品种,把玉米增产效果发挥出来,增加产量和提高品质。”所以田丰农机合作社的30多台玉米收获机仍将发挥重要的作用,当然,也并不会再新购机具。

 

      农机企业:种的少了 玉米机还好卖吗?

      直观地分析,玉米种植面积下调、价格下跌,势必会带来玉米收获机械需求的下降。只不过,这种传导效应会有多大,多快,没有人能给出确定的答案。

      那么,对于即将拉开帷幕的2016年玉米机市场,各家企业都持怎样的观点?又会如何应对呢?

 

      减面积只是影响因素之一

      在今年的全国农机春季展上,玉米收获机仍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焦点。勇猛在展板上打出了自信的宣言——玉米收获专家。久保田拿出了带剥皮装置的玉米机。哈克农装将配备国三发动机的玉米机放在了显著位置。连从未在农机展上露过面的著名上市企业新研股份,此次也携著名的牧神收获机盛装亮相……这样的景象似乎昭示着,玉米机市场未来仍可期。

      记者采访了哈克农装总经理党延德。他认为,不论是镰刀湾地区的5000万亩调减目标还是黑龙江省今年1000万亩的调减目标,相对于全国玉米5亿亩种植面积来说,对整个玉米生产的影响能有多大,还不好说。毕竟这个比例并不算大。就算农户不种玉米,也会转到种植青贮、大豆或者杂粮,对农机的需求仍会存在。哈克农装也密切关注着各区域的种植状况,做出一些相应的调整,例如开发青贮机、籽粒机等,都是在做准备。

      与党延德观点几乎一致,对于玉米种植面积的下降,中农博远销售总监马春雷认为,会对玉米机市场产生影响,但这种影响短期内还难以显现。

      实际上,除了种植面积减少这个影响因素之外,对于玉米机市场的影响因素还很多。

      “相对于国家调减面积而言,可能玉米价格因素对生产的影响更大一些,因为这直接影响到了农户的种植意愿以及购买能力。”党延德说,“更直接的影响因素是机手的收益状况。去年玉米机的销售很集中,数量一下子增加很多。再加上气候、价格等因素,据我了解,去年很多机手的收益状况并不算理想。机手效益的下降,势必导致他们购买能力的下降,这个影响因素我觉得才是最大的。”

      “粮食价格下跌,农民收益就下降,农民收益下降给出的机收价格就会下降,机收价格下降,机手收益就受影响,然后机手的购买力和购买意愿就都会下降,玉米机销量就会有变数。”马春雷的分析很直接。

 

      如鲠在喉的国二升国三

      相较于这些因素,党延德认为更加不能忽视的是,国二升国三对整个农机市场的影响。“农机国二升国三的时间段里,消化库存是各家玉米机生产企业的头等大事。有些不惜大幅降价,采取抛售的策略。一方面库存多的,存在着库存积压,货品砸手里的风险,另一方面,国二库存少的,如何用国三的整机去应对市场竞争?毕竟成本高了,明显的价格差在哪里放着,台均2—4万元的价差,由谁来承担呢?”党延德说,“大家都知道,目前的国三机械都是试探性的销售,毕竟国三机械还没有接受过大规模农忙季节的适应性考验,能不能经受住考验被用户接受,大家心里也没有底儿。”

      马春雷同样认为相比起玉米种植面积的调减,国二升国三的考验,对今年玉米机市场的影响会更加直接和明显。

      现在马春雷最担忧的是,国三的整机如何与国二的竞争。“现在的价格一台机械差出两三万元,高出的成本就算制造企业承担一部分,经销商承担一部分,购机农民也仍然要承担一部分啊!关键是购机补贴方面目前针对国二和国三并没有区别,农民一算账,肯定是哪个划算买哪个啊!”

      相较于市场整体表现,勇猛机械2015年实现了逆势上扬,产品销售突破了5000台,同比增幅达到了43%。勇猛又如何看待今年的市场呢,勇猛机械负责人坦言,无论是种植面积的调减,还是粮食价格的下降,对于玉米机的市场销售肯定会有影响。但是勇猛更加关注的也是,国三整机如何与国二竞争的问题。“目前从我们的产品来看,二者的价格差大约在1.8—2万元之间,这个上涨的成本如何消化?农民会如何选择?”

 

      后市且看分晓

      综合各类因素,党延德对于今年玉米机整个市场销售的情况不太乐观。“不确定因素太多”是党延德得出结论的依据。

      马春雷认为,比较乐观地看,今年全国玉米机的销售应该存在10%左右的下降。不过,马春雷认为这一轮的消化库存,对产品升级乃至产业升级存在着积极的影响。“经过这样一个过程,没有实力的小厂家肯定就会被淘汰出局,生产企业数量减少,市场的集中度就会增加,有实力的企业就要靠品牌、靠质量去竞争,对于整个市场来说是好事儿!”

      较晚涉足玉米机领域的沃得,由于整体量不大,对这一轮的市场变化,总体态度比较乐观。尽管也认为玉米机市场整体会受到种植面积、粮食价格的影响,但是,沃得玉米机方面负责人仍认为,玉米机的刚性需求仍在,加之土地流转速度的加快,未来玉米机还会有替代性消费的出现。所以,沃得目前仍在加大对4行机的研发生产,并且针对中原市场,推出短机身的4行机;籽粒机方面也会在今年生产出整机。

      勇猛机械对于今年玉米机的整体市场看法也偏乐观,认为应该会持平或是微增。

 

链接:

      今年玉米临储政策调整为“市场化收购”加“补贴”

      新华社消息,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联合召开的新闻通气会上获悉,2016年,东北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将玉米临时收储政策调整为“市场化收购”加“补贴”的新机制。

      玉米收储制度改革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农业领域的重大举措,也是深化农业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一步。

      2007年以来,国家在东北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实行玉米临时收储政策,对保护农民利益和种粮积极性、保持市场稳定、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

      “总的来看,我国粮食供求总量保持基本平衡,但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和粮食供需格局变化,近年来粮食供求结构性矛盾逐步凸显。”国家发展改革委经济贸易司副司长刘小南说,特别是玉米已呈现阶段性供大于求局面,库存高企、财政负担加重、国内外价差较大、收储和进口压力不断增大、用粮企业经营困难等问题突出。

      刘小南说,面对粮食市场供求的新形势,原有玉米临时收储政策面临的矛盾日益显现,玉米收储制度改革势在必行。

      2016年玉米收储制度改革将按照市场定价、价补分离的原则和保障农民合理收益的要求,积极稳妥推进。一方面,玉米价格由市场形成,反映市场供求关系,调节生产和需求,生产者随行就市出售玉米,各类市场主体自主入市收购。

      另一方面,建立玉米生产者补贴制度,对东北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给予一定的财政补贴,中央财政补贴资金拨付到省区,由地方政府统筹将补贴资金兑付到生产者,以保持优势产区玉米种植收益基本稳定。

      为推动玉米收储制度改革顺利实施,将积极采取鼓励多元市场主体入市收购、信贷支持、促进种植结构调整、合理消化库存等综合性措施。

      “这次玉米收储制度改革的指导思想与过去实行临时收储政策是一致的,都是坚持把保护农民利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刘小南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