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玉县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
近年来,右玉县依托良好的生态资源禀赋,突出特色,发挥优势,大力发展杂粮、肉羊、马铃薯、种苗、牧草、油料六大特色产业,走出了一条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业产业化发展之路。
一个边远的贫困县,如何在发展特色农业上,做得如此风生水起,亮点频现?右玉的决策层给出一个相同的答案:关键是实施“特色农业产业化”战略。
着力培育特色农业,打造6大特色产业,右玉自信地描绘了自己的蓝图:努力把右玉打造成全省乃至全国特色农产品和生态畜牧产业基地。
调整结构 生态立县 产业富县
“大资源、小产业、低效益”是一直困扰右玉农业发展的难题。右玉是国家级贫困县,过去农民靠天吃饭,加之生产条件落后、产业层次低、科技化水平低,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困难。
吃透县情,摸透民情,经过多次调研、论证,右玉县立足良好的生态资源优势,以前瞻性的目光,规划产业发展,提出“生态立县、产业富县”的战略,坚持走生态发展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之路,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依托资源优势,调整产业结构,优化区域布局,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
“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化是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一条有效途径,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产业化。”县委书记苏连根说。
努力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抓规模、树品牌、提效益,重点锁定6大产业发展目标:即巩固提升传统支柱产业——杂粮、肉羊、马铃薯、油料,大力发展新兴产业牧草、种苗。
近年来,标准化养殖小区在右玉农村如雨后春笋般纷纷涌现,呈遍地开花、不断扩张之势,推动着该县养殖业向规模化、产业化方向发展。
为了促进畜牧业健康发展,全面提升养殖水平和效益,右玉县出台一系列扶持政策,鼓励农民特色化、规模化、产业化经营,扩大养殖规模。今年全力打造3个1万只、5个5000只标准化肉羊养殖园区。山远公司发展优质种猪2500头,饲养量达到3万头。截至目前,全县建成专业的养殖园区120多家,靠着发展养殖业,全县农民人均增收3300元。
产业兴,则经济兴。在发展种植业和畜牧业等优势特色农业的同时,右玉的苗木产业厚积薄发,异军突起,成为当地百姓增收致富奔小康的“摇钱树”和“绿色银行”。目前,全县共发展成规模苗圃300余家,苗木种植面积近7万亩,苗木年产量约1亿株,远销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北等10多个省区,带动农民人均增收1500元。
以大手笔做好林产业文章,用活用好林权改革、退耕还林、荒山造林政策,右玉县以“绿色、经济、环保”理念,科学谋划,分片布局,建设特色农业产业基地,加大特色农业示范区建设力度,以龙头企业带动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加快形成了规模合理、特色鲜明、长短互补的特色农业产业结构体系。
培育龙头企业 打造特色品牌
塞上绿洲饮品公司沙棘果枝深加工二期项目11月底竣工投产;西口洋洋食品公司1万吨优质羊肉精深加工项目正在抓紧建设,8月底建成;图远公司真空冷干食品生产线搬迁改造项目6月底前试运行;臣丰10万吨苦荞沙琪玛、苦荞凉粉项目年底完工……一批农业产业化重点项目取得进展。
近年来,右玉县把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化项目建设作为“转方式调结构”的突破口、推进农业发展的总阀门,以发展农产品深加工为重点,着力培育壮大一批农产品深加工龙头企业,促进特色产业升级。
为把特色做优、做精,形成大品牌,闯出大商路,右玉大力提倡鼓励龙头企业、专业大户、种养能手、农村经纪人创办各种类型的专业合作组织,倡导“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产业化管理模式,通过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主导产业,打造特色品牌,促进农民增收。
以市场为导向、政府为主导的“公司+基地+农户”产业化发展模式,农户不仅在发展产业中承担零风险,而且在产业化中,农民逐步成为产业工人、企业员工和城市人的情况,在右玉已随处可见。
“每一个农业产业都要有一个龙头企业,而且要把这个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做出品牌。农业产业只有与之发展相配套的龙头企业结合,才能延伸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增加收入。”县长苏斌如说。
龙头企业,像强劲的火车头,带动右玉一个又一个产业发展。目前,右玉共发展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14家,产品认证4个。初步形成了羊肉、沙棘、苦荞、亚麻油、牛肉、小杂粮等四大类八个系列68种特色农产品,涌现出“西口”牌杂粮、“玉羊”牌羊肉、“古道三清”牌苦荞饮品等一批特色名牌产品。今年力争苦荞茶、杂粮系列产品获得山西省名牌产品,在全国打响“‘右玉羔羊肉’国家原产地地理标识”品牌。
在右玉,特色农业的组织化、规模化、市场化不断提高。还涌现了各种形式的专业合作社317个。农民专业合作促进了特色农业产业化的有效发展,成为联系重点龙头企业、生产基地、农户的纽带,成为带着农民干、指导农民算、帮助农民赚的“好手”。右玉的特色农业产业发展逐步由“传统型”向“现代型”、由“分散型”向“集约型”转变,呈现“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产业化发展格局。
附件下载:责任编辑:szs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