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堡民居系列报道 :大美古堡民居 三晋文化瑰宝
我县民居古建众多,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规模上,在全国县域都属第一,这成为我县独有的文化资源,更是弥足珍贵的文化品牌。2013年起,县委县政府充分利用“古堡民居”这一文化旅游战略资源,深层次挖掘和展示我县悠久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及文化内涵,努力把我县打造成为全国古堡民居第一县,助推全县转型跨越发展。
说起我县的古堡民居,大多数人第一印象就会想到皇城相府。皇城相府依山就势,随形生变,不仅是一幅水墨丹青,更是一座东方古堡。但不为人知的是,皇城相府仅仅是我县庞大古堡民居群的一份子。
据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成果显示,我国共登记古建筑263885处。以全国2856个县级区域为单位平均古建筑数量,县域均值约92.4。阳城县第三次文物普查登记古建筑总量1040处,为全国县域均值的11倍,居全市第一,名列全国首位。全市古民居共计1779处,我县就有633处,占全市总量的35.6%,居全市第一,名列全国首位。
在沁河流域我县境内集中分布着数量众多的中国最大的明清时期东方古堡集聚群,历史记载达54处之多。我县古堡民居不仅数量多,而且规模大。1040处古建筑中,古民居有633处、古城堡有5处、古寨16处、古庙宇411处,这些古堡民居种类独特、样式齐全、序列完整。目前保存完好的古堡有三座,分别是北留的郭峪古堡、皇城相府,润城的砥洎城。
其中,郭峪古城是全国目前保存规模最大的古堡民居,被称为“中国乡村第一城”。古堡占地面积19.6万平方米,与古城平遥的22.5万平方米仅差3万平方米,大于沁水、泽州两县所有古堡的面积之和。皇城相府和砥洎城占地面积分列第二和第三。
皇城相府是内外双城,是除了北京故宫之外,全国独一无二的古堡建制类型。郭峪城墙内壁镶嵌有627个窑洞,号称蜂窝城。砥洎城城墙更是另类个性,用炼铁坩埚镶嵌而成,这些古城堡都有一定的军事防御功能,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文化研究价值。而我县古民居的砖木、条石、片石、卵石、坩埚、土坯砌墙,更是涵盖了中国所有民居的砌体类型,在全国独树一帜。
其中,上庄村中元代民居,为全国时代最早、保存最为完整的元代民居院落。元代民居古朴简约,明代朴实无华,清代精美华丽,民国现代的建筑手法构成了一幅元、明、清直至民国民居发展历史的画卷。
我县的古堡民居数量众多、品位高雅、特色鲜明,在全国独树一帜,它们不仅是我们阳城历史文化的光辉见证,也是我们最具价值的文化旅游产业战略资源,为我县打造古堡民居第一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