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由环变网 高低自由切换 立体交通让太原“快”起来
一条条快速路、高架桥的建成,让城市交通更加便捷。
一座宜居城市,应当拥有顺畅通达的交通。"十三五"期间,我市的城市交通建设不断提速,快速路、高架桥、下穿隧道以及即将开通的地铁2号线、全面开建的地铁1号线,不但打通并联结了城市的各个关节,更让这座城市从平面交通迈向了立体化交通。 走出家门,不论步行、骑车,还是坐公交、开车,纵横交错的立体交通、随意切换的出行方式、四通八达的主次干道,正在让这座城市的节奏"快"起来,也让出行成为一种"享受"。
路很宽,交通很畅通,这是很多外地游客来太原后的直观感受。“十三五”期间,我市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上下了一番苦功,一批又一批道桥项目相继建成,让城市大动脉和毛细血管接连被打通,更让城区路网从“环”变“网”,为市民出行提速。7时30分,街上打车的人挺多,太原共赢出租车队的“的哥”李志军开车在滨河东路上跑得很起劲,10分钟前,他从胜利桥东拉上一名乘客,要去迎宾桥附近。他说:“我在太原开了二十多年出租车,每天在大街小巷跑,对于交通变化最有发言权,这几年变化太大了!”他记得很清楚,仅滨河东路,先后已有三次延伸,长度接近50公里。
这几年,太原打通了很多道路的丁字堵头和瓶颈卡口,路越修越长,通达性更好了。
据市住建局的工作人员介绍,仅2016年,我市就相继完成了五一路、滨河西路南延、卧虎山快速路、太茅路、马练营路、新晋祠路等主干路的改造建设,提高了城市的南北通行和东西贯通能力。2017年,太原南站、太原站东广场改造启动,东中环北延、新店街、北沙河、玉门河等八条河道路实行了快速化改造,迎泽大街下穿火车站、双塔南路、东峰路北延等110余条、200余公里城市道路改造建设全面推进,市民出行体验更好。2018年,城市路网改造再发力,北沙河、北涧河、玉门河、虎峪河、九院沙河、冶峪河、风峪河等河道的沿线道路快速化改造全面完成,每条河道都逐渐呈现出清水潺潺的水韵美景。2019年的滨河东路南延、汾河景区向南延伸等工程,以及2020年完工的东峰路南延、中心街东延、龙城大街东延等延展性道路工程,更是拉大了城市框架。 人们开车走在四通八达的道路上,想去哪里,就能去哪里。
高低"自由"切换
曾经,太原的交通,让人感觉“世界是平的”。如今,太原的路变得“立体”起来,走在街道上,不管东西南北,你总能看到各式各样的桥。高架桥、斜拉桥、人行天桥、景观桥……这些桥,印证了城市的变化,更带给市民无数的便捷体验。
刘熙是太原人,此前十多年一直在哈尔滨打拼,平时鲜有机会回来。为了方便照顾家人,今年他返回太原寻求新的发展。这几天,他一有空就会开车四处转转,熟悉一下家乡的变化。途经晋阳桥时,他特意放慢车速,想好好看一下这座曾经“网红”一时的跨汾河大桥。遥望远处,是同在2019年建起的通达桥、迎宾桥,一座座高桥飞架,各个方向的车辆穿梭其间。桥下,水光潋滟、河畔青翠,让他有一种说不出的兴奋,心中感叹“太原的立体交通,真气派!”2016年7月,五一路通车,除了与胜利街实现平交外,其余主要路口均为上跨或下穿,全程通行时间较以前缩短了至少一半,这就是立体交通的优势。 在这之后,太原的高架桥越建越多,道路的通行速度越来越快,这种优势效应不断放大。例如:2019年的滨河东路南延,与延伸段内的三座汾河桥梁——迎宾桥、晋阳桥、通达桥,实现了完全互通,道路、桥梁“自由”切换。桥、路、汾河,共同构成了一幅美丽画卷,让出行者享受便捷的同时,还能尽情饱览风景。
驶向"速度生活"
2016年,太原地铁2号线一期全面开工,一座城市的地铁梦生根发芽。经过4年多的建设,太原首条地铁线路正在做最后的“热身”,即将迎来“开花结果”的时候。
地铁2号线一期是太原市轨道交通线网中南北方向的主骨架线路,南起西桥站,沿人民路、长治路、解放路等太原中心线路一路北上,止于尖草坪站,全长23.647公里。值得一提的是,线路途经全新改造的解放路,在保证路面基本通行的同时,上有高架桥、下有地铁,将成为我市立体交通又一典范。
地铁开通后,必将吸引大量的客流进入地下,改变地上交通为主的局面,转向构建地上地下立体交通体系,我市的城市交通结构将大为改善,市民出行也会更加方便、快捷。
早在我市地铁开始建设的时候,市轨道公司总规划师王凤莲谈到建设轨道交通的意义时就说,除了改善中心城区的交通,另一个目的是拉大城市发展框架,把一些当前看来偏远的地区,通过地铁纳入城市总体建设中,培育新的中心区域。
可以预见,地铁将翻开我市城市交通的新篇章,未来几年甚至十几年,地铁都将成为这座城市的一大热点。 在太原人的心中,一个“地铁、高架路、下穿道,地上、地下,平面、立体,主路、支路”共同支撑的网格化、立体化的新时代大交通体系已变得越来越清晰。这样的大体系,必将惠及你、我、他,惠及整个城市的今天与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