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见平遥 又见创新

11.04.2016  19:00

  一部《又见平遥》,自诞生至今,不仅挣足了票房,更带动了旅游。究其原因,与其说是营销的成功,莫若说是创新的结果。可以说,没有创新,就没有《又见平遥》。但戏再好,曲终人散终有时。如果一味坐享其成,创新的红利就总会有无源之水的一天。

  《又见平遥》显然深谙此道。《山西日报》4月5日报道,“又见平遥”二期项目已全面开工,占地面积4万多平方米,总投资约4亿元。作为演出的配套项目,不仅要新建交通、酒店、停车场等服务设施,而且要新上印象·新街文化漫游体验区等服务项目。

  读罢报道,笔者不禁叫好,不仅一直以来的担心释然,更折服于《又见平遥》的“又见创新”。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战场没有常胜的将军,笔者对《又见平遥》的担心也在于此。因为再精彩的演出,再经典的剧目,也不可能包打天下。只有与时俱进,不断推陈出新,才能常演常新,立于不败之地。

  《又见平遥》开国内景区大型实景演艺剧之先河,是导演王潮歌的代表作,是“又见系列演艺项目”在我国北方的第一个,也是我省转型发展做大旅游的重头戏。自2013年春节后首演至今,盛况经年,历久不衰,不仅让平遥古城旅游锦上添花,财源广进,挣得钵满盆满,同时也打破了山西旅游景区演艺市场的沉寂。

  从那时起,笔者就一直期待,山西能再横空出世与《又见平遥》比肩的鸿篇巨作,同时也隐隐担忧,《又见平遥》良好的上座率究竟能维持多久。而今,期待中的《又见五台山》鸿篇新作未露真颜,忽闻《又见平遥》又续“新篇”,还是平添欣慰,也使原先的担忧一扫而光。

  到山西旅游,平遥古城无疑是不错的去处,甚至是不可错过的选择。一方面是其丽质天成,目前我国有资格以完整城市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只有平遥和丽江,平遥古城不仅在山西,而且在中国北方具有惟一性,同时还具有晋商文化历史遗存的独特性和代表性。另一方面则是创新使然,华夏文明、三晋历史、晋商文化在这里,不仅有保存完好的物质呈现,更有《又见平遥》的艺术再现。游客置身其中,感受和体会更直接,得到的愉悦和启示也更深刻。

  事实证明,一个地方发展旅游,一个景区吸引游客,有无演出迥然有异,有无类似《又见平遥》的鸿篇巨作更是大为不同。今日山西许多景区,缺少的不是丽质天成而是创新。如果更多景区都能像南方那样有景点必有演出,重点景区都能像平遥古城那样打造出《又见平遥》,就一定能够迎来山西旅游实现增量提质的那一天。

我省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
  山西省自然资源厅和山西省气象局6月8日18时5太原新闻网
特色民宿有点火 暑期“情怀经济”催热特色民宿
  田园情怀、窑洞情怀、大院情怀……如今,太原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