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县持续高温少雨 农业生产形势严峻

01.08.2014  11:51

  自春播(5月份)以来,全县降雨量为162.4mm,比历年同期降雨244.2mm少三成多,且分布不均。特别是进入7月份以来与往年相比降水明显偏少、气温明显偏高,全县降雨量仅为56.3mm,比历年同期降雨量126mm相比少近六成;7月中旬平均气温23.9℃,比历年同期23℃偏高0.9℃,入伏以来最高达35.7℃,使旱情进一步加剧。据气象部门测墒表明(杏峪站),20cm土壤含水量仅为46.8%,而我县干旱重灾区城东片土壤含水量更少。

 

  当前干旱形势极为严峻,严重影响了全县大秋作物的生长,给我县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全县大秋作物受旱面积约35万亩,占农作物播种面积高达90%,其中:严重受旱面积约8.7万亩,占受旱面积的25%。按当前苗情分析,减产3-5成面积4.4万亩,减产5-8成面积1.6万亩,绝收面积约2.7万亩。

 

  受旱最为严重的嘉峰镇,自进入6月直至7月中旬,整个玉米生长的关键时期全镇没有一次有效降水,致使全镇80%的农作物几近绝收,玉米作物出现大面积叶面干黄、枯萎,部分玉米植株矮化,最低株高仅有40公分左右;由于严重缺水,部分玉米植株只有拇指粗细且株高仅有1米左右就已扬花但雌穗未发育,造成空秆。全镇种植玉米面积21280亩,受灾面积20000亩,绝收面积达17024亩,占总播种面积的80%;经济作物面积2685亩,受灾面积1850亩。

 

  针对旱情,县农委领导高度重视,积极深入田间地头了解旱情,指导农民群众充分利用现有水源,发挥现有的固定水利设施、移动水利设施及自流渠灌溉作用,确保能浇的面积浇一遍,能保一亩保一亩,能保一分保一分。同时对绝收的地块,引导群众抓住墒情,不失时机进行以菜补秋,力争把旱情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