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小伙卖驾照分被判15年罚80万 这事真不真?

13.10.2015  08:45

  这段时间,朋友圈里不少人都在转发一条“别随便卖了驾照分,说不定会毁一生”的微信,一位80后小伙以1200元的价格将自己的驾照分卖给他人,随后因对致死肇事逃逸百口莫辩而被判刑15年并罚款80万元。很多人表示再也不会把驾照借给别人去销分了,但也有人对此事的真实性提出质疑。

  在现实生活中这种情况可能出现吗?记者走访了交警、法官和律师,他们均表示,处理交通违章和事故必须人证对应,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不会草率判决这位小伙子15年和罚80万的。对于类似的网络谣传,市民一定不可轻易听信。

   卖驾照分获利1200元小伙被判15年罚80万

  国庆前后,“卖驾照分,被判15年罚80万”这样一条微信在朋友圈疯传,一张截图上有××晚报的图片上,说80后小王因为贪小便宜看到街头小广告,反正自己的驾照分还是满的,闲着也是没用,于是出卖自己的驾照分10分共获1200元,却未料自此前途尽毁:“被告肇事逃逸一死两重伤,就因为那天他卖的分是超速行驶,之后同一辆车撞人致死逃逸,而且是用他的驾驶证扣的分,也就意味着那天就是他开的车,所以百口难辩,最终被罚80.39万元,判刑15年。

  显然这是告诫人们不要买卖驾照分,但如此描述不禁让人怀疑。难道,真正的肇事者没有被抓到,小王就被当作替罪羊给判了?这也太不可思议了。

  记者随后致电截图中的××晚报,对方表示,已经有人跟他们报社核实过此事,“如果你能查到是我们报社的哪位记者写了这篇报道,我们可以帮你核实,如果我们电子版上没有登过这篇稿件,那应该不是报社采写的。”对方工作人员表示,即使照片上有他们的微信号的字样,也不能说明什么。而且,网上传的东西一般不可靠,因为这篇文章里既没有具体地址,也没姓名、交警队名称。

   有人被吓到,有人将信将疑有人觉得是笑话

  对于转发和阅读如此多的这篇文章,记者采访了几位看到和转发这篇文章的市民。有转发者觉得应该是真的。“我最近也接到过这样的小广告和短信,本来准备卖10来分的,这样一看,真的不划算,判得太重了。”市民小李说,他也不会再借给熟人销分了,万一真摊上事就说不清了。

  也有一部分市民将信将疑,一位张先生表示,买卖驾照分获利应该不合乎规定,但是就此认定卖分的就是肇事者,这有点悬乎。

  一位从事刑警工作多年的韩先生表示,他虽然对交警如何判定肇事案不太了解,但是一般交通肇事罪是3到7年,不会判15年那么高。而且,如果就因为卖分涉及了这件交通事故,就认定是他,这成了有罪认定了,而不是无罪认定。

   交警、律师和法官都说不可能

  10月9日上午,记者咨询了太原市公安局交警支队的一位负责人。他表示,像这种文章简直太可笑了,交警和法院都不会这么草率处理的。“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所有的案件都必须以这样两句话为准。”他说,根据《道路交通法》和《刑法》规定,一般交通肇事罪是3到7年,根本达不到15年。人命关天的事情,从事故现场的勘查,到当事人、目击者的取证,再到嫌疑人的申辩,比如提出不在现场的证据等等,都可以推翻这种判罚。不会因为正好是他处理的违章,就安到他头上,这实在太荒唐了。

  据了解,危险驾驶危害公共安全应该会比7年多,但是文中的小王根本不是危险驾驶,就是交通肇事。此外,像一些不能确定是当事人驾驶的车辆,交警部门应该予以免处罚。也就是传达一种无罪推定的法律观念,疑罪从无,而不是有罪推定。

  山西慧科律师事务所张柳冰律师表示,先从法律层面,交通肇事不会判那么高,而且从公安机关侦破,到检察院起诉,再到法院审查,必须有一系列的证据链,来彼此辅证。同时,当事人也有自行辩解、陈述和请律师辩护的权利,不会出现“百口莫辩”的情况。“除非是冤假错案,就算是冤假错案这也太离谱了,比如当事人可以证明自己当时不在现场,这很好证明的,有录像监控、有人证等。”借给别人驾照分销分,和驾驶车辆肇事完全是两个概念,不能混为一谈。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法官也表示,他目前没有遇到过这种案子。“尽管没有法规明确写着不允许买卖驾照分,但也不是说就允许买卖,如果中间存在买卖获利,会被以妨碍公务罪起诉,或者其他诈骗敲诈等行为,也会被相应查处。”该法官表示。

  这条微信虽然是假的,但是交警、律师等均提醒,贪图小利,买卖驾驶分绝不可取。

我省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
  山西省自然资源厅和山西省气象局6月8日18时5太原新闻网
特色民宿有点火 暑期“情怀经济”催热特色民宿
  田园情怀、窑洞情怀、大院情怀……如今,太原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