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余少儿从这里走向“艺术殿堂”
家住阳泉城区下站街道太上街小区的东东,7月27日一早就背着画板来到市群艺馆,参加每周两次的少儿艺术暑期免费培训。眼看还有十几天就要结束了,他愈发珍惜每一次的学习机会。
“孩子报的是少儿美术基础班,每周一和周三上午8:30~10:00上课。”送东东来学习的父亲刘建民说,孩子对画画很感兴趣,学得可上心了。
“今年我们原计划开设美术、舞蹈、朗诵、作文、吉他等13个少儿艺术免费培训班,但报名人数已经超出计划招生人数的一倍还多。”市群艺馆副馆长王孝邦说,针对报名人数较多的少儿美术、舞蹈、葫芦丝、吉他、面塑、电子琴、硬笔书法7门课程,又各增加了一个班。
提及群艺馆的免费培训,刘建民深有感触。“现在的培训班,动辄几百元,多则上千元,对俺们打工一族来说,是一笔不小的支出。”刘建民说,他是河南焦作人,10多年前离开老家到阳泉市从事棉花翻新的生意。
“俺也想给孩子报个艺术培训班,可实在太贵了。”刘建民说,6月底,他得知市群艺馆开办少儿艺术免费培训班的消息后,一大早就去排队报名。知道机会来之不易,东东也特别珍惜,每周两节美术课,他都很用心地学。
离开美术培训室,来到隔壁的少儿乐理教室,这里坐满了听课的孩子,11岁的丽丽便是其中之一。
下课后,丽丽和同学们交流着刚才老师讲的内容,满口京腔。丽丽的父母在北京工作,她就读于北京海淀区的西颐小学。放暑假后,父母忙着工作,抽不出时间看管丽丽,她便随爷爷奶奶回到老家阳泉。
孩子的假期怎么过?爷爷奶奶针对丽丽的爱好,征得她的同意后,到市群艺馆报了名。“孩子喜欢画画和唱歌,不过报名有点迟了,美术班已经招满了人,于是转到了报名人数相对较少的少儿乐理培训班。”丽丽的爷爷说,通过半个月的学习,孩子感觉不错,掌握了不少音乐知识。
据了解,市群艺馆少儿艺术免费培训班,最早开设于2012年,有舞蹈、美术、书法等十余门课程,招生对象为年龄在8~15岁的少年儿童。经过4年的不断提升与完善,免费艺术培训不仅成为群艺馆的核心工作,更成为广大市民心目中的“艺术殿堂”,至今已有千余人从中受益。
“8月7日,少儿艺术免费培训班即将结课。”王孝邦说,下一步他们会将免费培训的重点转向成人,开设成人艺术免费培训班,并针对群众的不同文化需求,采用普及知识和特色培训相结合,市馆和区县文化馆相联动的形式,在市群艺馆和基层馆、站现有场所的基础上,向工厂、煤矿、乡村拓展延伸,把培训辅导课堂办到基层,办到群众中。同时拓展服务对象,特别是对外来务工人员、民工、弱势群体开展免费的文化艺术培训。(来源:阳泉市文化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