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规划将凝聚智慧与力量

05.03.2016  09:39

  3月4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新闻发布会,大会新闻发言人傅莹介绍会议有关情况并回答中外记者提问。

  图为《经济日报》和中国经济网记者就“十三五”规划的有关问题向大会发言人提问。经济日报记者 李景录摄

  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首场新闻发布会3月4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大会副秘书长、新闻发言人傅莹就大会议程和人大工作的有关问题回答了中外记者提问。

  各界对“十三五”充满期待

  发布会现场,《经济日报》和中国经济网记者首先向发言人提问:“审议‘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是本次两会的一大热点,尤其是在当下不少人对经济下行的压力感到担忧之时,全国人大代表们对这个五年规划有何期待?又如何保证能够做出高质量的审议?

  “‘十三五’规划是最受国内外关注的议题之一,社会各界充满期待。”傅莹回答说,在中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世界经济不是那么给力的情况下,外界非常关心,想知道中国能够拿出什么样的魄力、什么样的智慧去破解难题。人民的期待就是人民代表的期待。“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明日就要交到代表手里,开始审议。傅莹表示,“十三五”规划是2020年实现第一个百年目标前的最后一个五年规划,人民十分期待将用什么样的方案、什么样的措施、什么样的投入实现我们所期待的稳定增长,推进供给侧改革,希望能够吃到“定心丸”。

  据介绍,在规划的起草过程当中,全国人大常委会就一些重点问题做了很多专题调研,各省份的人大代表也都参与了起草工作。傅莹说,本次大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将讨论“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肯定会产生很多鲜活的思想、建议、意见。“对我们国家来讲,这是一个凝聚智慧的过程,是一个凝聚力量的过程。”傅莹说。

  立法要跟上社会需求

  反家庭暴力法等不少新法近期实施,引发了社会广泛关注。“社会总是在发展,我们的法律和政策都要跟上社会的需求。”傅莹说。

  针对反家庭暴力法,傅莹表示,由于中国人家庭观念较强,在该法律的设计过程中,公权力的介入比较克制。即只有在家庭不能够自治的情况下,公权力才被动介入,并且完全是在尊重受害人真实意愿的基础上才会介入。反家暴法出台之后,与《刑法》《治安管理处罚法》《妇女权益保障法》等共同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法律框架,将更好地制约家庭暴力行为,维护、鼓励家庭和谐。

  民法典是民事领域的根本大法。傅莹透露,编纂民法典工作的大幕已经拉开,主要分两步走,第一步是制定民法总则,第二步是全面整合民事法律。傅莹说,完成民法典的编纂工作之后,将更好地维护人的尊严、保障人民的根本权利,为我们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奠定更加坚实的民事法律基础。

  “税收法定原则的落实有了时间表、路线图,进展比较大,已经法制化、规则化了。”针对媒体关于税收法定一年以来的进展问询,傅莹表示,目前已把税收立法列入立法规划,去年修改的立法法当中也已明确,所有税种的设立、税率的确定、税收征收管理等基本内容都由法律规定。

  反腐不能有死角

  对于反腐领域治标与治本的问题,傅莹认为:“治理贪腐是现代国家治理当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3年来大力反腐败,我们的成效非常显著,也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反腐不能有死角,人大反腐的重点是在“制定各项法律或修订各项法律的过程中,加强反腐败的内容,构建我们国家完善的反腐败法律规范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强调,反腐败要标本兼治。”傅莹说,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正是要在反腐败的治本之道上积极发挥作用,落实中央提出来的加快推进反腐败国家立法的重要任务。

  具体而言,2015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刑法修正案(九)强化了反腐败的内容,今年将重点修订行政监察法。在国际方面,正在制定国际刑事司法协助法,人大常委会已经批准了与51个国家有关刑事司法协助的双边条约。另外,中国还是联合国反腐败公约的缔约方,将与其他缔约方一起加强相关合作。傅莹认为:“这些制度的完善有利于我们更好、更有效地开展境外追赃、追逃活动。

  监督没有休止符

  立法与监督是人大的两大重要职责,人大的监督效果到底如何?面对记者的提问,傅莹斩钉截铁地说:“人大监督不是走过场,我们要坚持问题导向、解决实际问题。”人大对“一府两院”的监督是为了督促“一府两院”把工作做得更好,大家一起努力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问题,使我们的法律能够落到实处。

  傅莹以执法检查为例说:“它是一个很重要的监督形式,现在我们在监督当中把执法检查和专题询问衔接起来,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监督链条。

  通过机制的创新,人大的监督力度在不断增强。在去年的职业教育法执法检查过程中,“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张德江同志亲自率领,亲自向人大常委会作出报告,专题询问时刘延东副总理到会应询,教育部的反馈报告也很实在。”傅莹说,监督没有休止符,我们还要继续跟踪,要不断地推进下去。

  慈善捐赠已超千亿元

  今年两会期间,慈善法草案将提请大会审议。对此,傅莹表示:“这是我们国家慈善事业建设的第一部基础性和综合性的法律,分量很重。

  她介绍说,近年来,我国慈善事业快速发展,社会上的慈善组织、机构亦蓬勃发展。统计数据显示,2006年中国全社会慈善捐赠总额为100亿元人民币,到了2014年这一数字就扩大到了1000亿元。

  “中国人有扶贫济困的传统,尤其是随着社会财富的增加,有很多个人和企业愿意拿出自己的一部分财富去帮助那些困难的人。”傅莹说。快速发展的慈善事业需要更加完善的法律法规作为保障。“所以我们需要构建一个更加规范的环境,让捐赠者得到更好的保障与尊重,让求助的人能够有章可循,尤其是让欺诈行为受到惩处。”傅莹表示,希望通过慈善法草案的审议更好地提高全社会的慈善意识,让更多人参与其中。

  严守法蓝天才能重现

  环境保护话题依然是记者关注的热点。要想彻底改善大气环境,“关键是严格的、新修订的《大气污染防治法》要不折不扣地得到落实。”傅莹表示,她曾听到很多议论,但她认为“任何治理都是有代价的,要平衡个人利益、局部利益、整体利益,全国人大要保持监督的力度和节奏。

  傅莹表示,针对大气污染治理这一难题,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人大及其常委会也做了诸多高强度的监督和立法工作,可以说是一年一个新台阶。

  具体来说,2013年全国人大进行了专题调研,当年国务院即出台了“大气十条”;2014年全国人大进行执法检查,提出整改要求,并且推动修改《大气污染防治法》;2015年全国人大听取了国务院的反馈报告,同时连续对大气污染防治法的修订草案进行审议并通过;新修订的法律于今年1月1日正式实施。(李 哲 郭子源)

责任编辑: 张晓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