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店区:在全市率先完成秸秆综合利用任务
太原新闻网讯 农机作业一个标准、秸秆补贴一个标准——11月11日从小店区获悉,该区在全市率先完成秸秆综合利用任务,13万亩左右的玉米、高粱等高秆作物秸秆或直接粉碎还田,或变成牲畜饲料过腹还田,全区基本杜绝焚烧秸秆现象,改善了生态环境,促进了农业可持续发展。
据了解,小店区玉米、高粱等高秆作物种植面积常年在13万亩左右。从2012年起,小店区不断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推进城市反哺农村工作,由财政出钱帮助农民实施秸秆综合利用。今年年初,小店区按照70元/亩的秸秆综合利用补助标准,将全区秸秆综合利用费用列入年内财政预算,同时成立由区农委牵头,区农机、财政、监察等部门参与的秸秆综合利用领导组,组长由区委常委担任。各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对全区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开展督导、协调、检查。区农委成立巡查小组,对辖区内主干道特别是机场附近不间断巡查。
北格、刘家堡等6个有秸秆综合利用任务的乡(镇)也成立领导组,并制定实施方案,强化对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工作的领导、组织管理、技术指导和统筹协调,采取切实措施组织或提倡养殖企业与农户对接,多渠道、多途径综合利用秸秆:6月底,小麦秸秆机械还田;8月中旬至9月中旬,玉米秸秆的青贮;10月至11月,玉米秸秆黄贮、机械还田。在实施秸秆还田时,各乡镇将所有存在秸秆的地块包括地棱、渠道、荒地等全部按照要求开展综合利用工作,确保不漏一块。
为规范农机作业,小店区要求实施秸秆综合利用的农业机械必须是“明车、明户”,并且与所实施作业相匹配,农机手必须经过专业培训、机械操作娴熟、有驾照。同时出台农机作业黑名单制度,规定凡未能通过质量验收的地块,立即整改,继续报验;经整改仍未达标的,扣除相应的机械费用并列入黑名单,不得纳入全区秸秆综合利用范畴。目前,小店区10万亩秸秆直接粉碎还田,3万亩秸秆转化为牲畜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