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警方探索平房出租屋管理之道

04.08.2014  10:30

张磊的“微网格”社区管理模式:

大院里的一棵树也要标注出来!

西交民巷社区位于西城区西长安街道的东南端,是以平房为主的混合型住房社区。西交民巷社区民警张磊结合社区实际情况,将辖区按网格划分,形成“微网格”管理模式。

微网格”,就是将社区按照人口、环境、设施等内容分门别类划分区域,由区域中的楼门院长、党员、网格员、管片干部按照各自职责分层级、按重点管理起来。据张磊介绍,每一个网格内都有独立、详细的台账,并按照等级划归为楼门院负责人、相应的管片主任、治保主任及社区民警单独或共同承担管理责任。

微网格”具体细微到什么程度?大院里的一棵树都要标注出来!辖区内每个大杂院划分为一个网格,里面的所有人和物全部做成电子图册,包括每家门朝哪个方向开等细节都清楚明晰。

记者看到张磊手中的微网格示意图,密密麻麻全是标记,哪些为自住房屋、哪些是出租房屋、哪些房屋打了隔断、厨房在哪、哪家是残疾人、哪家有精神病人……细致入微。即使是第一次到访西交民巷社区,拿着这本“微网格”图册,社区的基本情况了然于胸。

目前,西交民巷社区共划分255个“微网格”。根据每个“微网格”的实际情况,张磊绘制了255张能够真实反映现状的楼门院房屋平面图,包括现居住人员、绿化情况、有无防空洞、有无公厕、有无排水口及消防设施等内容,连同居住人员形成详细的网格台账,每个“微网络”都建立完备的工作体系,细化每个职责岗位的工作任务,可谓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张磊把这些“微网格”划分为A、B、C、D4个等级,根据不同安全等级进行分类管理。据介绍,A类是日常管理服务,每季度走访1-2次;B类是一般管理服务,每月走访2次以上;C类是重点关注管理与服务,每周走访1-2次;D类是重点管理与服务,每周走访2次以上。

A、B两级属于常规居住人员,C、D两级类似孤寡老人、残疾人、有前科等人员,对于这些重点人员,张磊就会投以更多的关注,在一些重大节日、特殊时段,张磊会与治保积极分子一起对C、D类楼门院进行重点巡视走访,防范意外情况的发生。

实行“微网格”管理后,网格内住户的基本信息将更加准确、清晰,社会治安防范宣传、走访等工作全部明确责任,落实到每一个人,很好地破解了平房出租屋管理的难题。

李国平的“活地图”信息档案:

老旧平房区20年刑事“”发案是这么来的

北京市西城区义达里社区位于北京西四南大街,属于老旧平房区,出租户与流动人口多,管理难度大。然而,这里已经连续20年未发生刑事案件。

50岁的李国平是西城分局西长安街派出所义达里社区民警,在这个看似平凡的岗位上,他整整工作了20年。

李国平自创了“10+X”信息档案、“平房院长报告制度”等社会管理方式,20年以来,辖区刑事案件发案率始终为零。

义达里社区为老旧平房区,出租户与流动人口很多,管理难度非常大,只有充分借助信息化手段实施社区治安动态管控,及时搜集民情,才能更好地消除安全隐患。”李国平说。

他挨家挨户走访,掌握了每户居民的家庭位置平面图、家庭成员信息、安全隐患、需要解决的生活困难等情况,制作了“10+X”档案纸质版和电子版一式两份,且随时更新。平时他正是借助这份“活地图”,及时为居民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一年冬天,李国平入户宣传预防煤气中毒。在检查煤炉取暖时,他发现大概有20户出租房屋没有安装风斗,存在煤气中毒隐患,他把这一问题记入“10+X”档案里。不久,李国平主动同有关部门取得联系,制作了20个风斗,免费发放给这20户房主,并亲自督促其安装,排除了安全隐患。

为了进一步加强管理,李国平还创造性地设计了“院长报告制度”———每个平房院由居民推选出一名“院长”,负责本院治安协管。居民有什么问题可以随时跟“院长”联系,“院长”再将这些问题填写到“信息反馈报告单”上,反馈给社区民警及时解决。

在李国平的指导下,平房“院长”制作本院的治安台账,每月上、中、下3旬向本院居民作3次报告,由社区民警、社区治保主任、社区党委书记、本院的居民共同对“院长”的报告进行评估,评估不合格的就换人。他还根据“院长”每月向他反映问题的多少等情况给“院长”评“”,反馈问题越多、越重要,“院长”得的“”就越多。

在李国平的努力下,越来越多的居民开始真心关注社区安全工作了,“有了大家的共同努力,才有了20年的刑事零发案。”李国平如是说。

李义兵:让自己尽快地融入社区

三不管”大院+老文化街走向和谐

琉璃厂社区老旧平房院多、门店多,还有闻名已久的荣宝斋文化街,聚集了许多书法绘画方面的专家教授和文化精英。据辖区民警李义兵介绍,辖区内还有个南新华街15号大杂院,有60余户居民,因历史遗留问题,该院成了“三不管”地带。一是房屋破旧,年久失修,家家私搭乱建,邻里之间纠纷不断;二是胡同内没有路灯,夜晚漆黑一片;三是出租房屋较多,外来人口不少,但因邻里之间互不往来,防控工作逐渐弱化。

李义兵想办法争取上级支持,在胡同和大院安上6盏路灯,把胡同内的土路和居民院落铺成柏油路面和地砖,首先解决了居民夜间照明和出行问题。接着,他与社区干部挨家挨户动员清理乱堆杂物,消除火险隐患,安装防盗门推广防撬锁,还在几处胡同死角安上了探头。

在辖区调解纠纷时,他结合防盗防骗问题,给居民讲解和睦相处、关心互助、邻里守望带来的好处。慢慢地,居民们看到15号院的环境变了,关心小区安全的人多了,居民和李义兵越走越近,不少居民自愿组织起治保小组,轮流值班看门护院,只要有陌生人出现,就有人问有人管,近两年来,15号院再也没发生过入室偷盗案件。

要管好社区,就必须让自己尽快融入到社区文化之中,李义兵对此感受颇深。

琉璃厂街作为文化名人聚集地,如何服务好、管理好,成为李义兵到辖区后面对的一个难题。接管社区工作的几年中,李义兵有空就练练书法,每年都请一些知名书法家、教授和文化人等,在这条街组织书法笔会,增进友谊。时间久了,大家觉得李义兵懂书法、人也随和,愿意与他接触,支持社区治安保护工作自然不在话下。

李义兵刚到社区工作时,琉璃厂有一个名叫“江西瓷”的团伙,伪造字画、瓷器等赝品蒙骗不懂行的顾客,不仅影响了琉璃厂遵纪守法商户的客源,更败坏了琉璃厂的声誉。商户们对这些人深恶痛绝。

当时,这些人看到民警,就分散跑进附近商铺佯装客人,而商户们担心打击报复,往往不敢出来作证,警方打击陷入了两难境地。与李义兵熟悉以后,商户们成了他的得力援兵,纷纷向他提供宝贵线索。

依靠商户们的帮助,警方摸清了“江西瓷”的活动规律和人员组成,先后端掉3个窝点,处罚了扰乱琉璃厂秩序的人员360余人次,其中拘留230余人次。

链接:

北京重点整治群租房黑中介经查处可罚50万元

今年3月28日,北京市政府召开全市开展违法群租房治理工作动员部署会。据悉,北京市将重点治理50个社区的“违法群租乱象”。出租房屋存在突出消防安全隐患的,由公安机关根据北京市房屋租赁管理若干规定,责令出租人改正,并可处3万元罚款。

据了解,目前北京群租房多集中在城乡接合部、大学和地铁周边,也包括医院周边的日租房,经常是几十个人蜗居在隔断的两居室里。近几年,北京市一些火灾、盗窃事件也发生在群租房里。从2013年11月下旬起,北京市对35个市级挂账治理试点小区(村)进行了群租房治理。截至今年2月底,35个试点小区(村)已全部得到治理,共清理取缔违法出租房屋2690间,其中群租房1655间,拆除违法出租房屋隔断8654间,劝退违法出租房中居住人员22009名,返还承租人租(押)金40.1万余元。

今年,北京市再次公布了50个市级挂账治理违法群租房问题的重点社区。治理工作将为承租人留一定的缓冲期,分4个阶段进行。3月至4月是前期准备阶段,主要开展调查摸底、宣传动员和培训工作。5月至7月是自拆自改阶段,将逐户告知当事人、签订自改保证书、动员自拆自改和下达整改通知书。8月至9月是集中治理阶段,开展专项执法行动、严厉查处违法群租行为和司法服务工作。10月至11月份是验收巩固阶段,研究建立日常管控机制和举报投诉查处机制。

如果房地产经纪机构及从业人员参与违法群租的,由建设(房屋)部门暂停该经纪机构网签资格,责令改正,并依法高限处以10万元罚款,并由工商行政部门将相关经纪人员名单抄告北京市经纪人协会和北京房地产中介行业协会实行行业惩戒,限制该经纪人员注册年限,情节严重的注销其注册证书。

对未经登记注册擅自从事房地产经纪活动的机构(黑中介),则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据无照经营查处取缔办法规定,对触犯刑律的,移交公安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对尚不够触犯刑律的,依法予以行政处罚,最高可处50万元罚款。对于立案查处的房地产经纪机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将在“北京企业信用信息网”公示相关行政处罚决定,以增强全社会的监督。

山西省高级人民法院2022年8月政府采购意向
为便于供应商及时了解政府采购信息,法院
山西省高级人民法院机关2022年8月政府采购意向
为便于供应商及时了解政府采购信息,法院
山西省高级人民法院机关2022年8月政府采购意向
为便于供应商及时了解政府采购信息,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