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泾县人大常委会加强全口径预算决算监督
安徽泾县人大常委会积极探索加强全口径预算决算监督工作的途径和方法,不断提高监督实效。
一是提前介入,监督关口前移。财经工委提前介入预算草案的编制工作,强化对预算编制的前期调研。常委会听取审议县政府年度预算草案编制情况的报告,提出了提高预算编制的时效性、提高预算定额标准等建议,使年度预算编制下达在规定时间内,增强了预算编制的时效性、科学性。按照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关于人大要加强对全口径预算决算监督的要求,泾县人大常委会要求县政府和财政主管部门,按公共预算、社会保障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和国有资本运营预算四块,编制了2014年预算。
二是借助审计,增强监督力度。一方面,要求审计工作报告指出问题不回避、不含糊,点出存在问题的具体单位、具体事例。要求审计部门在对预算执行审计同时,加强对政府性投资审计,着重对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农村中小学校布局调整、美好乡村建设、农村危房改造、农村安全饮水等民生工程,县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中心等其他资金进行了延伸审计,拓宽了财政审计的监督面,突出了重点,关注了盲点,最大限度地提高了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另一方面,强化对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情况的监督,推动审计结果的利用。不仅听取县政府关于审计工作报告中指出问题的纠正和处理情况的报告,还针对问题较为突出的部门,要求其主要负责人在年底的人大常委会会议上作专题整改报告。
三是强化自身,提高监督水平。建立“一月一法”专题讲座制度。每月邀请省市县有关方面专家为常委会组成人员、人大机关工作人员以及乡镇人大主席,讲授财经方面知识。成立县人大常委会专家咨询组。聘请经济、预算、审计等有关方面专家,参加常委会组织的调研活动,提出有针对性的决策咨询意见。积极发挥财经工委委员作用,召开会前调研座谈会,拟定调研方案。在人大机关开展“1235”业务竞赛活动,鞭策和鼓励机关干部加强学习,主动积极撰写调研、理论文章。
(安徽省泾县人大办 张美珍)
责任编辑: 沈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