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游,别忘把“文明”收入行囊

29.09.2014  09:57

  国庆长假即将到来,这几天不少人在规划着“去哪儿玩”,还有一些人已经安排好行程,并做了细致的旅游攻略,了解当地的著名景点、好吃的东西、住的地方、风土人情等,只等一放假就背起行囊出游。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在假期选择国内旅游甚至走出国门,人们借此也丰富了自己的阅历、开阔了眼界。在出游过程中,越来越多的国人能够自觉遵守公共秩序,尊重当地风俗,但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比如不遵礼仪、不讲卫生、大声喧哗、乱涂乱画……
  日前,在马尔代夫进行国事访问的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及公民到海外旅游讲文明的问题,“矿泉水瓶子不要乱扔,不要去破坏人家的珊瑚礁……”这话实际上是对国人文明出游的提醒。卢浮宫前泡脚的场景,或者“到此一游”刻上埃及3000年前文物,亦或者黄渤帕劳潜水捞到“中华”香烟……这些不文明行为似乎还历历在目。
  文明旅游,塑造着一个国家的外在形象,显示着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而我们每个人都是一张“中国名片”,都是展示中国形象、反映中国软实力的重要窗口。“矿泉水瓶子不要乱扔”,看似提醒,却寄予着对国人出境游文明素养的价值期待。这部分人的对外形象好,就会成为一个个文明的使者、一张张传递中国优秀文化的名片。
  这些年来,倡导文明旅游、提升游客素质,一直在嘴边,从未被遗忘。然而,经历了长期以来的标语式、口号式宣传,但收效似乎并不明显。而我国《旅游法》中的一些文明出游的规定,大多也是偏宏观、缺乏可操作的规定。这些规定与在新加坡乱丢垃圾便会被处以高额罚款等国外的严格措施比起来,我们在对不文明旅游行为的执法力度上存在着明显欠缺。
  文明旅游需要 “内外兼修”。“”,是指公民个人的文明自觉和素养提升,比如家长、学校和社会有责任向孩子传授、灌输文明礼仪和常识。“”则指来自外部环境和他人的提醒。比如,导游和旅行社的提醒、相关部门对文明旅游的宣传,诸如文明旅游宣传片、微电影等。又或者,制定相关法律,如果公民在国外有不文明行为被查实处理后,直接拉入“黑名单”,若干年内限制其出境。这比起“不能怎样”“应该如何”的软约束,动真格的硬制度应该更有威慑力。
  作为欣欣向荣的发展中国家,中国游客的足迹正印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作为传统礼仪之邦,我们更应该把中国人“知礼仪、晓礼节、懂礼数”的形象传遍世界各地。其实,无论是在国内旅游还是去国外旅游,都别忘把“文明”收入行囊,文明应成为每一个旅游者的随身必备,每个人都应做文明的人、为美景增色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