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创建四个省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
10月13日,从 山西 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获悉,近日,山西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山西省农业厅联合发文,首次批准和顺县活牛、沁县沁州黄小米、天镇县小杂粮、右玉县小香葱为省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上述示范区将享受简化备案注册程序、优先对外推荐注册、便利出口检验放行、专业技术帮扶、政策资金支持等检验检疫监管便利措施,并将被优先推荐申报国家级示范区,实现提档升级。
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是近年来国家质检总局按照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形成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出口竞争新优势”的要求,以及国家《质量发展纲要(2011年~2020年)》,从根本上提升食品安全监管推出的重点管理措施。示范区建设以“政府主导、部门联动、龙头带动、全面参与”为机制,围绕提高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实施以农业化学投入品控制体系和疫情疫病监控体系为主的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区域化管理,结合山西“一县一业、一村一品”产业布局,通过示范引领有效保障农产品种养殖 基地 安全。同时,示范区建设也是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建设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部署的有力举措,更是我省以发展特色农产品探索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重要举措。
近三年来,为提升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促进我省优势农产品出口,山西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和省农业厅、地方政府建立了良好的合作机制,全省已建成9个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示范区,数量名列全国第五位,示范区面积达到130万亩,基本覆盖了全省主要出口区域,产品涵盖了水果、果汁、芦笋、红芸豆、核桃仁等全省主要特色农产品。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水平明显提升,对示范区实施的安全风险监控显示,监控项目检测连续多年合格率均达100%,高于创建前水平。示范区经济社会效益显著提升,据统计,2015年1月~9月,山西省示范区水果累计出口1740批、9.4万吨,货值1.09亿美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分别增长16%、31%和31%,远销全球35个国家和地区,并且成功进入 美国 等高端市场;和顺县活牛累计供港4560头,2015年供港近600头;右玉县小香葱累计出口106批,货值近800万美元。
下一步,随着我省示范区建设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山西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将加快职能转变,进一步简化行政许可,突出质量安全,严格准入退出,提升出口质量水平,推动山西外向型农业发展。 (梁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