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桶挑战”带来的公益启示
过去几天,国内IT大佬纷纷加入“冰桶挑战”行列。
“冰桶挑战”的规则很简单:参与者只有两个选择,要么将一桶冰水从头浇下,要么向美国ALS协会捐赠100美元;挑战者成功完成后,可以公开点名3人参与挑战,点名者要么在24小时内完成,要么向ALS协会捐款100美元。ALS是一种渐进性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初期症状包括肌肉无力或行动僵硬等,中文俗称“渐冻人症”。可以看出,这是一次公益活动。
一个简单的游戏,取得了巨大的效果。从7月29日至8月18日,“冰桶挑战”为ALS协会增加了307598名新的捐赠者,连同之前的捐赠,一共为协会带来1560万美元捐款,远超去年同时段的180万美元。在这个创意无价的社会,创意再一次证明了自己的价值,而且还把触角延伸到了公益领域。
很显然,“冰桶挑战”是一次成功的公益创新。不排除那些参加者有一定的游戏成分,也不排除有炒作的动机,但不管如何,这个创意能够吸引到这么多人的关注和参与,能够吸引这么多捐款,充分证明了它的成功。这从一个侧面表明,在这个被贴上消费主义标签的社会,慈善依然具有强大的号召力和生命力。只是要把其激发出来,取得最大的效果,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冰桶挑战”之所以能够成功,特别是得到IT界人士率先响应,与其流淌着创新的力量和互联网思维的血液,可谓密不可分。在“冰桶挑战”身上,可以看到有趣性、互动性、共享性、颠覆性等特征,而这正是互联网思维的范畴。也正是因为这一点,“冰桶挑战”才能够红起来。这也启示我们,现代社会背景下,不仅从事市场经济需要创新力量和互联网思维,即使从事公益事业依然需要创新力量和互联网思维。
公益事业是一种道德事业。但是道德并不是要板着面孔,公益也不是只能坐在家里等待捐款。在现代社会背景下,公益不是没有空间,而是关键看能不能走进人心。要达到这样的目的,就要深入社会肌理,掌握人的心理,主动而智慧地触及人们的心灵。“冰桶挑战”的成功正体现了这一点。就这么一个小小的策划,引起了这么多的关注,获得了这么大的成功,充分启示我们从事公益事业,也必须发挥创新的力量,注重互联网思维。
现代社会背景下,从事公益事业也是门技术活,“冰桶挑战”带来了极大的慈善启示。设计更多能够走进人们心灵的创意活动,对公益组织和公益人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