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农村公路工作暨连片特困地区项目建设现场会召开 打好连片特困地区交通扶贫攻坚战  奋力推进农村公路建管养运全面发展 李正印讲话 张润作工作报告

27.08.2014  11:39

8月23日,全省农村公路工作暨连片特困地区项目建设现场会在天镇县召开。会议总结今年以来全省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农村公路建设工作,学习交流先进经验,动员全省各级交通运输部门加快以集中连片地区建设项目为重点的农村公路建设,扎实推进村通水泥(油)路完善提质工程,加强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提升农村公路服务水平,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供强有力的交通运输保障。厅长李正印作重要讲话,副厅长张润作动员报告,省公路局党委书记郭贵平参加会议。大同市市长李俊明、市委副书记刘国庆、副市长王克建出席会议。
          会议指出,根据省政府与交通运输部签订的《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交通扶贫共建协议》,2013-2015年,交通运输部安排我省大同、忻州、吕梁、临汾4市21县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县乡公路改造工程1530公里,建制村通水泥(油)路工程283公里。目前县乡公路改造计划已下达65项1047公里,建制村通水泥(油)路计划下达34项140公里。由于部分市县只重视立项,不重视解决配套资金等问题,项目上马后配套资金跟不上,制约了工程进度。截至7月底,仅完成县乡公路改造274公里,建制村通水泥(油)路18公里。同时,开工项目主要集中在2013年计划项目上,2014年大部分项目还停留在前期工作上。另外,部分已完工项目工程质量、配套设施方面也有这样那样的问题。各市县要珍惜来之不易的政策机遇,精心组织,科学管理,高度重视这些问题,不仅要加快项目推进、加强质量监管,同时还要加强安全管理和资金监管。
          会议强调,为了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农村公路工作的重要批示精神,进一步落实《山西省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规划纲要(2014-2020年)》提出的实施以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为重点的完善提质工程的要求,厅党组决定实施村通水泥(油)路完善提质工程,重点对2005年底以前修建、破损严重的村通水泥(油)路项目、省农村人居办确定的省级美丽宜居示范村项目进行路面大中修,完善必要的排水、安全防护设施及错车道。资金措施参照农村街巷硬化的方式,省、市、县按6:2:2的比例分级筹措。各地要认真筛选项目,积极落实资金,抓紧启动项目建设,力争年内开工一批项目,让广大农民早日享受农村公路发展成果。

会议特别指出,要实现农村公路建管养运全面发展的“四好”目标,必须进一步加强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全面提升农村公路服务能力。各级交通运输部门要以开展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年活动为抓手,推动县级政府的农村公路管养主体责任的落实,夯实公共财政为主的经费保障机制;充分认识推行预防性养护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加大预防性养护的投入,推行养护机械化。 同时,要加大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确保道路运输安全,真正实现“有路必养、养必优良;有桥必管、管必到位”的发展目标。
          李正印在现场会上对天镇县近年来在农村公路建设方面的经验、做法及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他说,一个一般预算收入仅六千万元的国家级贫困县能把农村公路建设管理成这样,归纳经验主要有三条,一是政府高度重视,主动承担起县乡公路的建设养护管理责任。二是组织工作有力,非常重视规范化建设管理工作,每一分钱都花在了“刀刃”上。三是机构人员经费保障到位,并形成了长效机制。各县都要学习天镇县的精神、志气和重视农村公路建设管理的好传统。
          李正印对下一阶段农村公路建设提出三点要求。一要认真贯彻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农村公路工作的重要批示精神,进一步增强做好农村公路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要紧紧围绕服务“三农”、保障民生的大局,坚持规划先行、突出重点、完善设施、提升能力、建管并重、路运并重,坚定不移加快农村公路发展,为广大农民打开脱贫致富的大门,切实做到小康路上绝不让一个地方因农村交通掉队。二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农村公路工作的重要批示精神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着眼于农村人居环境的改善、美丽乡村建设、“一村一品”的发展,抓住当前农村公路建设中的突出问题,进一步完善新时期农村公路发展规划,努力实施好农村公路完善提质工程和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农村公路建设工程,进一步提高农村公路服务水平,更好地发挥农村公路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性先导作用。三要坚持改革创新发展,推动建立农村公路建设的长效机制,深化农村公路管理养护运营体制改革,探索建立具有农村地区特点的公路建管养运长效机制,为农村公路发展不断注入新的活力,推动农村公路走上持续健康发展的道路。
      会上,大同市交通运输局、天镇县介绍了农村公路工作经验,忻州、吕梁、临汾交流了集中连片扶贫公路项目建设经验,晋中、长治、运城就实施完善提质工程作了表态发言。与会人员还实地观摩了天镇县部分县乡道路建设和养护现场。


(记者李奋先报道 苏军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