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中兴沃种养专业合作社位于榆次区乌金山镇南胡村,原有社员10余户,效益一般。2012年,市、区农业部门大力帮扶,积极为合作社办实事、谋发展,引导当地村民抱团经营,帮助组建了联合社,流转土地1900亩,设施蔬菜增加到490套多棚,通过规模生产、抱团经营,辐射带动农民600余人,年增加农民收入2000余元,收到了很好效果。
【产生背景】
2012年,按照省、市、区发展“一村一品”精神,榆次区乌金山镇党委、政府全力实施了榆次区北部旱垣万亩设施蔬菜基地之核心区乌金山镇丰沃基地的建设。在基地建设之初,镇党委、政府协助成立了兴沃种养专业合作社,社员10多人。由于合作社规模小,生产、经营分散,致使合作社抵御市场风险能力低,效益一般。
【做法描述】
一、 积极引导,实现 强强联合
针对兴沃种养合作社面临的情况,为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减少市场风险,增加农民收入,市、区农业部门从国家鼓励新型生产经营主体和方式上想办法、做文章,积极为合作社和农户办实事,积极引导当地村民抱团经营。帮助组建了以兴沃种养合作社为龙头,联合南胡村新湖蔬菜合作社、北胡村兴农蔬菜合作社、小西沟九丰种养合作社组建了丰沃种养专业联合社,社员迅速增至160余人。同时,市、区农业部门积极为联合社争取省级“一村一品”奖补9.5万元,区现代农业龙头企业奖励金100万元,以及设施蔬菜建设各项优惠政策,促成了经营主体的强强联合。
二、 健全管理制度,规范长远发展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为保证联合社能健康长远发展,市、区农经部门积极辅导联合社健全理事会、监事会等组织机构,研究制定了合作社章程、议事制度、理事会制度、监事会制度、财务制度、社务财务公开制度、学习培训制度、质量管理制度、档案管理制度等完善的内部管理制度,按照股份合作原则和现代化企业的要求制定了严格的财务管理制度和生产操作规程,明确了责、权、利,有力地促进了合作社的健康发展。
三、 规模生产、联合经营,促进社农共同致富
(一)规模种植,基地不断发展壮大。丰沃联合社基地按照规划投资1.15亿元,流转土地1900亩,完成种植390套温室、100套拱棚,采取茄果类大菜与精细菜相结合的方式,种植西红杮、奶油黄瓜、菜心、西兰花等二十余个品种,日出菜近万斤,实现了规模效益。
(二)联合统一经营,解决种植户后顾之忧 。丰沃联合社在基地建设的同时,积极开拓销售网络,目前,在省城太原有三家批发部,与太原、晋中等地的400余家大酒店稳定了长期的供货合同,日销售量达15-20万斤。仅帮助北胡村种植户年销售蔬菜就达160多万斤,按每斤比市场收购价高0.1元的价格收取社员生产的蔬菜,并且年终按联合社的总收入实现二次分红。广大社员不仅卖菜不愁,而且利润提升。
(三)统一技术服务,实现标准化生产。为使联合社走标准化生产的路子,市、区农业部门立足本职,积极为联合社社员提供蔬菜新品种信息,举办蔬菜技术培训班,市农委技术、蔬菜专家深入大棚手把手传授技术,并会同联合社从山东、安徽等地聘请专业技术人员不定期地对社员进行技术培训,引导社员进行温室保温喷涂、补光灯安装、微喷滴灌,全体社员的标准化种植管理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为增加农民收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联合抵御自然灾害。4月份当地气候“春如四季”冷暖失常,4月8日瞬时风力达7级以上,4月19日更是暴雪侵袭,联合社经历了大风灾害尚未完全修复的温室及拱棚再次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失,市、区农业部门迅速深入一线进行技术指导,联合社积极组织社员自救,同时,将受灾补助分发到社员,鼓励他们尽快修复温室,尽快恢复正常生产。
(五)联合社统一就近用工。培育一种产业,壮大一方经济,联合社蔬菜种植、蔬菜运输、基地绿化等用工均尽可能地统一就需就近用当地村民。仅今年春季,温室前方空地旋耕、施肥用工支出就达20多万元,全部由当地村民承接完成,进一步增加了社员及周边广大村民收入。
【 基本成效 】
丰沃种养专业联合社组建后,流转土地1900亩,完成种植390套温室、100套拱棚,推行土地统一耕作用工、统一种植技术、统一购买生产资料、统一销售农产品等经营方式,采取茄果类大菜与精细菜相结合的方式,种植西红杮、奶油黄瓜、菜心、西兰花等二十余个品种,日出菜近万斤。辐射带动农民600余人,年增加农民收入2000余元。
【 经验启示】
市农委“解民忧、办实事”活动的开展,使广大农业干部带着责任深入基层查找问题,带着感情去帮扶,真正为基层办实事,谋发展,促进了农民增收。同时,合作社的联合,使其除具备传统合作社所具有的带动作用以外,其打通农产品流通渠道、方便质量安全追溯和成员间形成资源共享等优势正在逐渐显现出来,更有利于实现社员利益最大化,是农民专业合作社走向联合可以选择的有效组织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