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农业扶贫目标确定 2020年115万人实现脱贫
黄河新闻网讯(记者李渊) 10月17日是我国第三个扶贫日,山西省特色农业扶贫确立总体目标,到2020年,全省58个贫困县均建立起稳定带动贫困人口增收脱贫的特色农业产业开发体系,培育发展一批贫困人口参与度高、带动增收能力强的农民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和市场服务主体,115万贫困人口通过特色产业实现增收脱贫。
据悉,在《山西省特色农业扶贫行动方案》中,把小杂粮、水果、中药材、蔬菜、马铃薯、农产品加工、畜牧等七大特色产业作为重点,打出“七业并举”、特色增收的一手好“牌”。
杂粮产业扶贫 围绕增产增收、提质增效和加工转化三个方面,实施标准化杂粮示范基地建设,到2020年,贫困县杂粮面积达到720万亩,总产杂粮140万吨,加工转化率65%,增收11.8亿元,贫困户均增收1311元。(承办单位:技术站)贫困县马铃薯种植面积稳定在250万亩以上,亩产达到1350公斤以上,总产鲜薯达到338万吨左右,贫困人口人均马铃薯种植收入达到700元以上。
水果产业扶贫 到2020年,贫困县水果生产总面积达到350万亩;果品总产量增长24%,达到320万吨;促进果品贮藏、初加工、包装、冷链运输、品牌等采后增值,延伸和优化水果产业链。贫困地区农民人均水果增收1200元以上。
中药材产业扶贫 以中药材规范化生产基地建设、中药材良种繁育基地建设、中药材科技创新、中药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培育新型经营主体、退耕还中药材六大工程为核心,规范中药材生产加工技术,提高产地初加工水平。到2020年,58个贫困县中药材种植面积增加25万亩,达到230万亩;亩均增产20%,总产量达到27万吨;总产值达到39亿元以上,贫困人口人均药材种植收入约400元。
蔬菜产业扶贫 根据我省贫困地区的气候、区位条件以及产业基础,在适宜地区推进设施蔬菜、露地蔬菜、食用菌发展,打造贫困地区产业优势区域,带动当地贫困人口脱贫。到2020年,贫困地区贫困人口人均增收400元以上。
畜牧业扶贫 重点实施粮改饲草牧业发展、牛羊家庭养殖、猪鸡养殖、退耕还草四大工程,带动贫困农户通过发展畜牧业实现脱贫。到2020年,实施退耕还草、粮改饲等措施带动贫困户1万户,增收6500万元;通过实施牛羊家庭养殖工程,带动贫困户1.65万户,增收1.65亿元。通过实施猪鸡养殖工程,带动贫困户0.3万户,增收3000万元。
农产品加工产业扶贫 适当降低贫困地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认定门槛,使贫困地区更多企业享受相关优惠政策,重点扶持成长性好、带动力强、有核心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到2020年,贫困地区销售收入超亿元的龙头企业由现有的25家发展到50家,农产品加工业销售收入突破600亿元,实现年均递增9%。带动贫困地区30万人就业增收,比2015年翻一番。
休闲农业产业扶贫 依托贫困地区优美的山水田园风光和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将休闲农业发展与现代农业、美丽乡村、生态文明、文化创意产业建设融为一体,把农家庭院变成丰富市民生活的“农家乐园”,为农民增加财产性收入开辟渠道;把农业产区变成居民亲近自然、享受田园风光的景区,保障农民收入“一季两收”、“四季不断”。到2020年,在贫困地区建设省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50个,创建纳入标准化体系的“农家乐”200个,培育一批“农家乐”集聚村,促进贫困人口脱贫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