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将具备综合抗御六级地震能力 曾发生破坏性地震23次

22.01.2017  16:33

提升地震速报和快速预警能力,新建、改建、扩建工程百分百达到抗震要求,消除棚户区和不抗震建筑……为了提升城市防震减灾能力,《太原市防震减灾“十三五”规划》已正式下发,到2020年,太原将具备综合抗御6级地震的能力。

与城市建设同步发展

太原盆地地处山西地震带中部,地质结构复杂,地下断裂纵横交错,构造运动活跃,是山西乃至华北地震活动频度最高的地区之一。而且,太原地震震源浅,破坏严重,是我国历史上地震活动较为活跃、灾害较为严重的城市之一。有文字记载以来,太原发生过破坏性地震23次,其中破坏烈度在 VI 度以上的达13次之多,且易受周边地区地震波及造成严重震害。

规划显示,到2020年,实现全市具备综合抗御6级左右地震能力,防震减灾能力与城市建设规模同步发展,新、改、扩建工程100%达到抗震设防要求,基本消除棚户区和不抗震建筑。我市还要加密测震台网建设,全市地震监测能力达到1.0级,建成覆盖全市多数学校、危化企业等的预警终端。

鼓励使用抗震先进技术

支持防震减灾重大工程、生命线工程、次生灾害源工程的抗震新技术、新方法应用。城市地下交通轨道、地下管网工程设计施工中,鼓励成熟抗震先进技术的应用。

按照国家标准,精确测算,因地制宜,合理部署,利用公园、绿地、广场、体育场(馆)、人防工程等设施,做好应急避难场所规划建设,同时规划、同步建设、同期验收。

充分运用新媒体及时发布真实信息。

建立市级地震应急联动系统

建设灾情和预警信息快速发布平台,太原盆地发生5.0级以上地震时,震后5秒至10秒提供地震预警信息,1分钟至2分钟提供地震参数自动速报结果,2分钟至5分钟提供地震烈度速报结果,15分钟提供地震烈度空间分布图。

建立市级地震应急联动系统,实现震后30分钟内提供基础信息服务,震后1小时内给出初步快速评估结果。

继续支持市地震应急救援队(武警太原支队)建设,建设一流的地震应急救援队伍。

两大公园建成I类避难场所

2020年,全市建设5个至6个功能齐全、设施完备的大型避难场所。其中,建成和平公园、迎泽公园两个符合国家I类标准的大型避难场所,同步建设3个至4个Ⅱ类、10个至20个Ⅲ类应急避难场所。

同时,市级地震知识科普基地使用面积不小于1000平方米,要包括地震逃生实地场景模拟训练体验区、抗震建筑体验厅、地震灾害展区、地震知识展区、防震减灾工作展区等,用于宣传防震减灾知识。(记者郜蓉)

我省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
  山西省自然资源厅和山西省气象局6月8日18时5太原新闻网
特色民宿有点火 暑期“情怀经济”催热特色民宿
  田园情怀、窑洞情怀、大院情怀……如今,太原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