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公安报头版刊发大同综合警务工作情况

20.06.2014  12:15
      6月19日,人民公安报头版刊发通讯《大同城区设置67个综合警务工作站》,反映了大同市公安局67个综合警务工作站运行8个月来,采取“四班三运转”模式,实行24小时勤务,一警多能,多警种优势互补,全市刑事案件和“两抢一盗”案件数量环比逐月大幅下降,实现了警力下沉、警务前移,警情反应更快速、处置更及时。

   

      附:人民公安报原文

        大同城区设置67个综合警务工作站

          实现多警种优势互补,承担六项职能

 

      走在山西大同街头,很容易看到公安综合警务工作站。

                    2013年9月18日,大同市公安局综合警务支队组建成立,之后在城区陆续设立公安综合警务工作站,目前建有67个,已覆盖城区主要街道。

      不同于一般警种,综合警务支队整合巡逻、交通、刑侦、特警、治安、消防等警种共1130人,职责从过去单一的治安防范变为兼顾治安巡逻、接处警、处理交通事故、案件办理移送、执行特殊勤务等警务工作。

      目前,支队布置在街头一线的警力达1091人,占全部警力的96.5%。警务工作站采取“四班三运转”模式,实行24小时勤务,真正实现警力下沉、警务前移。警务工作站试运行8个月来,全市刑事案件和“两抢一盗”案件数量环比逐月大幅下降,山西省省长助理、公安厅厅长刘杰对此高度认可:“进一步总结、完善、提升、规范综合警务运行机制,力争将屯警街头、24小时动中备勤、武装巡逻常态化的‘大同模式’推向全省。

      一警多能,实现效能最大化

      大同市公安局综合警务支队将全市主城区及周边城乡接合部主干道区域46.13平方公里范围划分为15个网格,一个网格设置一个中队,配备60至90人,辖4至6个警务工作站。

      综合警务支队承担六项职能:街面巡逻防控,交通秩序管理,治安综合整治,消防安全检查,案件处罚办理,窗口服务群众。中队早7时至晚7时,A班在保证正常接处警和警务工作站值守的前提下,抽调专门警力采取“车巡+步巡、着装+便衣”形式,对辖区开展巡逻防范工作,对可疑人员、车辆盘查;B班则负责辖区内的交通秩序管理及沿街商铺、单位治安巡查、消防检查;夜班负责夜间巡逻防控、夜间接处警、夜间警务工作站值守、接受群众求助等工作任务,重点是对复杂场所周边的治安情况进行管控,开展查处酒驾、毒驾等盘查勤务。当班民警多看、多问、多查,有针对性地加强对辖区闲散外来人员盘查,真正做到由被动防御变为主动出击。

      大同市市长助理、公安局局长王武道介绍,综合警务将多警种有机结合在一起,优势互补,实现了一警多能的工作目标,有效避免了“眼看扒窃,交警无能为力;面对拥堵,巡警束手无策”的窘境,也积极回应了百姓希望“警察多管事”的新期待。从过去的被动处警,到如今主动见警的巨大转变,全市街头刑事案件发案率明显下降。据统计,去年9月至今年4月,刑事案件环比分别下降25%、33%、14%、9%、4%、26%、2%、14%。截至目前,综合警务支队共处理一般行政案件471起,调解纠纷1782起,解救传销人员178人次,查寻走失儿童、老人56人。       

      指令直达最小作战单元,打造3分钟警务圈

      为解决警务工作站与城区派出所管辖重叠问题,大同市公安局指挥中心从技术层面上专设一个频点,直接点对点指挥最小作战单元。警情一旦出现,一线民警2至3分钟便能完成对事发地区的封控,形成“车巡警力追击、警务工作站拦截、步巡民警合围”的联动方式,最大限度地打击犯罪。

      “层级大大减少的‘扁平化指挥’使警情反应更快速、处置更及时。”王武道告诉记者:“现在若出现警情,我们能3分钟集结100名民警,10分钟集结500名民警。

      此外,支队还成立了一支由31人组成的武装巡逻中队,对火车站、案件高发区等重点部位进行武装巡逻和武装盘查,进一步挤压犯罪空间。

      为确保“四班三运转”模式正常运作,综合警务支队围绕“六大工作职能”,汇编了含有17种接处警常见警情现场处置规程、6种常见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盘查操作规程、5类治安监督检查操作规程和6类行为规范的工作指南,下发到每个民警手中便于查阅参考。同时,从值班备勤、队伍日常管理方面制定了3类18种制度,形成了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用制度规范行为的长效机制。

山西省高级人民法院2022年8月政府采购意向
为便于供应商及时了解政府采购信息,法院
山西省高级人民法院机关2022年8月政府采购意向
为便于供应商及时了解政府采购信息,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