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公安厅再出台方便群众办事创业举措24条
4月19日上午,省公安厅召开新闻发布会,正式发布最新推出的“简化优化公共服务流程、方便群众办事创业24条措施”。这些贴近民众办事创业的系列服务措施,将为进一步优化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环境形成新的推动。
最新出台的24条措施,主要涵盖五大业务:一是治安户政方面,包括开通省内居民身份证异地办理和邮政快递服务,简化居民身份证制证流程和时间,为新生儿取名提供同名信息查询服务。二是交通管理方面,包括在农村或偏远地区推行摩托车“带牌销售”,放宽老龄驾驶人体检年龄及残疾人驾车条件,自行协商轻微财损交通事故,下放、延伸驾驶人考试业务,放开大中型客货车驾驶证异地申领限制,推广互联网交通安全综合服务管理平台等。三是消防管理方面,包括开展消防行政审批网上预受理服务,缩短消防行政审批时限,向行政审批申请人公开行政审批办理结果。四是出入境管理方面,包括开通口岸签证服务,拓宽居住证持有人办证权利,开通“送证到县”和出入境移动终端服务,推广免费自助照相服务,为外籍人才及家属签发5年有效签证,在太原航空口岸启用边检自助查验通道。五是互联网管理方面,包括互联网营业场所监管事项下放到县、业务网上办理和互联网站备案管理网上流转。从现在起,对24条措施都已明确了推进落实的时间表,年内将逐步梯次落地实行。
省公安厅负责人表示,践行“民生警务、亲民公安”理念,是近年来全省公安机关一以贯之的工作主线。2013年,“山西公安便民服务在线平台”建成启动,使涉及全省公安六大类229项行政审批事项进入在线时代,3年累计访问量已达1.1亿人次,办理各类公安业务10万余件。在此基础上,2014年、2015年省公安厅又先后推出便民利民延伸性措施18条和专为企业减负的服务性措施27条。新出台的24条措施,是在以往工作基础上提升行政效能的一次再挖掘,也是按照“六权治本”要求和公安改革方向进行的一次优化政务环境再升级。
本着“互联网+”原则,新出台的24条便民措施明确提出,凡具备网上办理条件的事项,一律实行网上受理、网上办理、网上反馈,同时实现办理进度和办理结果的网上实时查询。随着24条全新举措梯次落地,全省各级公安机关将尽最大努力使便民措施逐条落实,以更加现代和更加人性化的周到服务,为创优发展环境做出新的贡献。(24条具体措施见山西日报今日A4版)(记者 左燕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