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文化服务如何对接需求普惠百姓?
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让文化的阳光普照大众,正在成为全国公共文化服务行业的共识。然而,在不少地方,公共文化服务设施不均等,内容供给单一,未能有效对接百姓的需求。“十三五”期间,我国将着力推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专家委员会顾问蒯大申表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视野不能只在城区,不能只为一部分人服务。不但需要合理规划建设各级各类公共文化设施,而且应当引入多元主体,推广更有针对性的服务模式。
以上海为例,不久前推出了一系列组合拳,既有村委会综合文化活动室不少于200平方米等“硬件规定”,也有公共文化配送由百姓按需点单等“软件服务”。业内人士认为,这些举措将有效弥补短板、提升服务效能,让更多人可以更方便地享受文化,让老百姓的获得感更实在。
设施均等,配置标准有了“硬杠杠”
硬件建设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基础。在投入建设各类公共文化设施上,不少地区肯花大价钱。以北京市为例,寸土寸金的东三环附近有一处废弃多年的锅炉房,占地面积3000余平方米。多家房地产商曾找到当地街道办事处,希望拆除锅炉房改建住宅楼出售,却被一一挡在门外。最终,政府拨款在这里新建了社区文化活动中心,舞蹈室、图书馆、乒乓球室等一应俱全。
然而,各地之间,城区与郊区之间的文化设施并不均等。从全国来看,当前基层特别是村一级,仍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最薄弱的环节。为补短板,日前,上海推出了《上海市贯彻〈关于推进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的指导意见>的实施意见》。该意见明确:常住人口超过5000人的行政村,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置两个以上综合文化活动室。每个村委会综合文化活动室建筑面积不少于200平方米,居委会综合文化活动室建筑面积不少于100平方米。与之相配套,按照人口规模和服务半径,因地制宜建设文体广场。蒯大申认为,这一条条明晰的指标具有极强的操作性,使沪上的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有了“硬杠杠”,可对标可量化、可分解可考核,从而真正落得了地。
管理高效,多方参与让服务更贴心
设施的建成并不意味着公共文化服务的“圆满”。各地都会听到这样的抱怨:有些社区文化中心常处于闲置状态或被挪用挤占;有的则“隐藏太深”,许多居民并不知其存在。如何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效能和使用率? 苏州市给出的应对措施是让文化场馆相互“借用”资源,成立公共文化中心,由此提高每个场馆的文化服务种类和密度。据统计,公共文化中心运行一年来,仅文化馆的活动场次就比以前翻了两番,受益人群增幅达50%。
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是近年最新的变化之一。
在上海,公共文化服务已从政府“独唱”转变为政府与社会“合唱”。早上8点半,黄浦区打浦桥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已是一片热闹的景象。老年乐棋社、盲人书友会、青少年俱乐部、宝贝亲子乐园……这里每天的开班数和团队活动数都在15个以上,365天不关门,年均接待市民超过60万人次。人气旺,得益于一个创新:打浦桥街道以政府出资购买服务的方式引进了“上海华爱社区服务管理中心”,全权委托其管理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的运营。“托管”后,服务效能获得了大幅提升。现在,沪上正有越来越多的社会力量参与到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的运营之中,形成共同参与、有序竞争的局面,最终使公众成为受益者。
百姓点单,配送体系精准对接文化需求
“一座城市的公共文化建设,对涵养城市文化生态、丰富城市文化生活都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上海戏剧学院教授黄昌勇说,创新运营机制,能使政府腾出手来琢磨百姓的文化“口味”。
“十三五”期间,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新举措之一,就是建立群众需求征集和服务评价反馈机制,推广“按需点单”服务模式,使群众“要文化”和政府“送文化”更加匹配。在上海,以居民“点菜”、政府“买单”的形式配送公共文化服务和产品,已经多年。2015年度,累计送图书下乡98.45万册,送戏下乡5406场,送电影下乡6.36万场。
今年1月,上海组建成立了上海市东方公共文化配送中心,把原本分散在多个机构的配送服务统一到一个平台上。“整合后,可以更好地集合资源,精准对接百姓的文化需求。”上海市东方公共文化配送中心副主任朱静波透露,公共文化配送升级后,“定制产品”成为热门词。比如,眼下相声颇受市民喜爱,金山区的居民多次反映:希望在家附近听到相声。了解需求后,配送中心主动找到海派相声代表之一的田耘社,邀请他们赴金山演出。田耘社班主赵松涛说,最初因为路程远他还有些犹豫,配送中心随即根据居民需求,统筹了演出场次,将3场演出安排在同一天,并积极和演出方沟通。“配送中心不仅替居民着想,也想着替我们节约成本。”赵松涛说,精确高效的对接,让台上台下双方都满意。(来源:文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