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谈预算报告:“国家钱袋子越来越透明了”

10.03.2016  11:53

    

  尹中卿代表 

  罗建国代表 

  胡强代表 

  龙国英代表 

  于勇代表 

  薛江武代表 

  耿学梅代表 

  2015年“国家钱袋子”里赚了多少钱,花了多少钱?2016年能赚多少钱,要花多少钱?全国人大代表帮您看看。3月8日、9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查《关于2015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16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下称“预算报告”)。 

  “着重增强各级政府和部门、单位的预算法治意识,将预算法各项要求落到实处。”“完善预算监管体系,扩大纳入全国人大审查预决算的部门范围。”预算报告的这些表述,赢得全国人大代表的肯定,多位代表认为,自2015年1月1日新预算法实施以来,“国家钱袋子”越来越透明了。 

   预算报告首次完全按照新预算法要求编制  

  预算报告,是国家财政的一本“收支大账”,每年两会都备受代表委员和社会公众关注。但是,过去常有人大代表在审查预算报告时直呼“看不懂”。 

  解决看不懂问题的希望被寄托在法律上。新预算法突出了预算的完整性,增强了预算约束力,加大了预算公开力度。 

  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尹中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查的预算报告,是首次完全按照新预算法的要求编制的。 

  “预算报告公开透明度进一步增强了。”全国人大代表、江西财经大学副校长邓辉为预算报告点赞。他也给记者指出了其中的变化:列入全口径预算的单位增加,绩效管理加强。他认为,探索独立第三方对预算绩效评价工作,让评价更客观,能真实反映预算执行情况。 

   预算支出重民生 

  保基本、重民生、惠民利,是本年度预算的突出特点。 

  ——2016年中央财政按城市、农村低保人均补助水平分别提高5%、8%对地方补助; 

  ——将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财政补助标准由每人每年380元提高到420元,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年人均财政补助标准由40元提高到45元; 

  ——2016年中央财政扶贫资金增加201亿元,增长43.4%…… 

  “这些数据传递了着力民生,财政资金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信号。”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财政厅厅长罗建国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预算报告通篇贯穿民生,落实了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收入由高速增长进入中高速增长,减速放缓,但是为百姓办事的钱,一点都不能减少。”无论是养老金、义务教育、公共服务清单,还是住房保障、特困人群救助,预算拨付都高于财政收入。 

  全国人大代表、江西省财政厅厅长胡强认为,2015年预算体现了“稳准好”的特点。预算执行“”,主要指标都完成了任务;调控政策“”,保证了经济在合理区间运行;工作成效“”,民生投入持续加大。 

  全国人大代表、江西省南昌市政协副主席龙国英九次参加全国人代会,今年是第一次就预算报告发言。她认为,2015年预算充分发挥了国家公共财政在促进经济平稳增长、改善民生中的作用。2016年重点保障基本民生支出,也很赞。 

   三公”经费零增长,减税降费力度大 

  “三公”消费这几年备受关注。预算报告显示,2015年中央本级“三公”经费预算比2014年下降11.7%;2016年中央本级支出将增长7%,但是中央本级“三公”经费按零增长安排。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阜阳市委书记于勇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是今年预算报告的一大看点,表明国家抵制“三公”经费的决心。 

  减税降费力度,也是一大亮点。预算报告提出,2016年将推出更大力度减税降费举措,预计减轻企业和个人负担5000多亿元。财政部透露,从今年5月1日起,营改增试点范围将扩至建筑、房地产、金融和生活服务等4个行业,确保所有行业税负只减不增。于勇认为,减税降费可以使企业轻装上阵,激发经济内生动力,这也是改革的重要方向。 

  经济下行,财政加大对民生领域的拨付力度,同时又减税降费,那么,钱从哪里来?于勇介绍,预算报告提到,2016年赤字率提高到3%,这一赤字规模将创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之最,首次触碰了所谓“3%的国际警戒线”。 

  扩大赤字规模,如何避免债务风险?于勇建议加强对金融风险、赤字风险、地方债务风险等防控力度,提升化解风险的能力。在加强对地方债务的监管方面,邓辉提醒注意预算外负债,谨防变相负债、隐形负债。 

   专项资金使用要公开透明  

  如何让百姓能够感受到预算中的民生福祉?如何让各项改革成果得到落实?代表们也积极出谋划策。 

  于勇认为,基本公共服务经费需要在精准投入上下功夫。实践中,财政拨付基本是按单位拨付,比如,县医院补贴1500万元,给230万人的县是1500万元,10万人口的县也给1500万元。这不公平,会有很多人享受不到改革的福利。于勇今年准备提交相关建议,他希望,凡是服务于人的基本公共服务的经费,要按人头拨付,而不按单位拨付。 

  省以下检察院人财物统管制度改革今年将全面铺开,经费将由中央和省级财政统筹保障。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人民检察院检察长薛江武在审议报告时说:“建议对基层进行充分调研,抓住基层的困难和难点,然后制定预算支出、基本建设、中央补贴等改革政策落实举措,让政策接地气、好操作。” 

  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工商业联合会副主席耿学梅连续四年呼吁建立中小企业发展基金,因为在预算报告里没有找到关于中小企业发展基金的额度安排,她特意向财政部的听会人员咨询。2015年,国家建立了中小企业发展基金,并已形成了600亿元的基金池,但去年的钱还没有投下去。耿学梅建议有关部门按照基金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尽快让中小企业享受到改革福祉。

   (姜洪 谢文英)

责任编辑: 温会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