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滇主河道实施“蓝线”保护
今日,昆明市将在市水务局网站、昆明城市规划展览馆对《滇池流域城镇水系专项规划》(修编)方案进行公示,公示期为30个工作日。按照新方案,城市水系布局规划将分别对盘龙江、新运粮河、大清河、东白沙河、宝象河、洛龙河、柴河等35条入滇河道线位进行优化,根据河道的多功能性和复合性建构城市水系,形成“一湖展风貌、多廊齐汇流”的河湖水系格局,逐步将滇池流域水系建设成集防洪、排涝、补源、旅游、休闲于一体的生态系统。
统筹规划河道生态补水
根据滇池水污染防治的实际需要,云南省、昆明市提出将牛栏江—滇池补水工程作为“十二五”期间滇池治理的重要工作,通过实施“滇池引水工程”,增大滇池湖泊的生态水量,增强湖水的自净能力。根据市委、市政府要求,昆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云南省水文水资源局昆明分局两家单位联合工作,在对滇池流域城镇入滇池河流水系进行充分调査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牛拦江—滇池补水工程”近、远期方案和“昆明市城镇再生水利用专业规划”,科学规划滇池流域城镇入滇池河流水系,最大限度满足河道生态、景观水量,杜绝污水进入水系,远期在利用牛栏江—滇池补水量和污水处理厂尾水的同时,又能充分置换滇池水体,达到改善滇池流域城镇主要河流和滇池水体水质的目标。遵循“因地制宜、统筹协调、彰显特色”的原则,重点梳理城市河流水系,明确河道线位、断面宽度等控制要求,对河道生态补水进行统筹规划,构建城市水工程体系。
35条入滇河道的主河道划定蓝线
本次专项规划范围为滇池流域城镇,包括中心城区(昆明主城区、呈页新区、空港经济区)、晋城南城区、昆阳海口西城区三部分,规划城市建设面积570平方公里。
规划对象为主要入滇池河流及支流,即盘龙江、新运粮河、老运粮河、乌龙河、大观河、西坝河、船房河、釆莲河、金家河、老盘龙江、金汁河、枧槽河、大清河(含明通河)、东白沙(海河)、六甲宝象河、小清河、五甲宝象河、虾坝河、姚安河、老宝象河、宝象河(新宝象河)、广普大沟、马料河、洛龙河、捞鱼河(含梁王河)、南冲河、大河(淤泥河)、柴河、白鱼河、茨巷河、东大河、中河(护城河)、古城河以及牧羊河、冷水河35条,累计河道长度663公里,汇水面积2430平方公里,占滇池流域总面积的83.2%。规划期限为2014—2020年。
新规划将以水系格局为基础,规划在满足防洪排涝要求的前提下,综合考虑水生态、水景观,以不小于《昆明城市防洪总体规划(修编)》提出的最小断面尺寸为原则,对35条入滇河道的主河道划定蓝线,提出蓝线保护和控制要求,并在控制性详细规划中进行具体落实。同时,河道保护范围与“滇保条例”中二级保护区范围保持一致,按照“主要入湖河道两侧沿地表向外水平延伸50米以内区域”进行控制,保护范围内应加强生态治理,利用河道及两侧绿化带,实现游憩观赏功能,打造生态、自然的滨水环境。
水系生态补水规划方面,为维持良好的水生态系统,结合水质要求、适宜景观水深等因素,规划河道景观补水量由上游水库群、污水处理厂再生水量和牛栏江调水量三部分组成,合计年可利用补水量为12.7亿立方米,日平均流量40.28立方米/秒。其中,牛栏江调水量可供盘龙江等7条河道补水,依托水库群补水河道共14条,由污水处理厂补水河道有24条,基本满足老运粮河、大观河、盘龙江、大清河、海河一虾坝河、宝象河、马料河、洛龙河等15条河道生态需水要求。
记者吴劲松报道
来源:昆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