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光明论】“十三五”开局之年 这些福利看过来
原标题:【新常态•光明论】“十三五”开局之年 这些福利看过来
图为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院长胡鞍钢教授在光明网座谈
2016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也是推进结构性改革的攻坚年。如何开好局?由中央网信办移动网络管理局指导、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和光明网共同主办的“‘十三五’开局之年新常态新机遇”研讨会近日在京召开。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院长胡鞍钢教授在会上谈到,布局“十三五”要打好五大战役:供给侧改革、脱贫攻坚、农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以及向污染宣战。变革之年,这些布局将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福利呢?
福利一:国人将不用出国抢洋货
今年1月初,李克强总理在一个有关钢铁煤炭行业产能过剩的座谈会上举例说,中国至今不能生产模具钢,比如圆珠笔的“圆珠”都需要进口。一方面是国内钢铁产业产能过剩,另一方面,高端钢材却要靠进口。小小的“圆珠”道出制造大国的尴尬现状:中低端产品过剩、高端产品供给不足。
所以,布局“十三五”的首战就是强化“供给侧”改革,而当务之急就是处置“僵尸企业”。在接下来的两年时间里,沪深两市多达266家的“僵尸企业”将被予以出清。
一面化解产能过剩清退“僵尸企业”,另一方面则是拔高供给端的中高端生产制造能力。中国人在全世界抢购奶粉已经不是新鲜事儿。商务部的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游客在境外消费约1.2万亿元,为韩国经济贡献了220亿美元,占该国GDP的2.6%;百万中国游客在澳大利亚消费54亿美元,帮助该国政府5年内实现了10年的收入目标;去年中国游客平均在日消费约合14866元人民币,其中购物消费占51%。“十三五”期间,随着我国国内供给端不断的改革、完善,也能提供质量好、价格便宜的产品,百姓也就没有必要跑到国外万里迢迢往回背马桶盖和电饭煲了。
福利二:贫穷将逐步减少
在贵州丹寨县一处农业园区,35岁的黄梅正在做石斛的育苗工作,通过在当地就业,她再也不用外出打工;在江口县寨沙侗寨,通过乡村旅游扶贫项目,寨子里搞起了农家乐,去年接待游客达80万人次,村民人均收入达到2.8万元,率先完成了脱贫“摘帽”的任务。像这样靠勤劳脱贫的故事每天都在上演。
在广西,今年将全面完成精准识别建档立卡,加快建立扶贫数据管理平台,确保减贫122万人,实现1000个贫困村8个贫困县脱贫“摘帽”;在四川,今年将实现5个贫困县“摘帽”、2350个贫困村退出、105万贫困人口脱贫;在云南,政府领导干部层层签订《脱贫攻坚责任书》,预计到2020年88个贫困县全部“摘帽”,574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目前,全国有592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12.8万个贫困村、7017万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在中西部欠发达地区。为确保2020年实现全面小康的目标,“向贫困宣战”是“十三五”开局之年必须要打好的第二个战役。
“十二五”期间中国经济持续中高速增长为大幅减少贫困人口积淀良好的经济基础;“五个一批”、精准扶贫、定点扶贫等不断完善国家扶贫战略和政策体系创新了中国特色的反贫困机制。胡鞍钢指出,中国的减贫实践证明,贫困并非不可战胜,不过这是一个持久战的历史过程。确保到2020年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这是“十三五”规划所希望达到的目标:“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
福利三:“农工商”将成为新时尚
未来的农民是什么样子?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的预测是,十年到二十年间,中国农民将从上一代“农民工”转变为“农民商”。或许,未来的农民将不再面朝黄土背朝天,现代化的机械替代了老牛的耕作、农药的喷洒;或许,未来的农民将不必进城打工,鼠标一点就可以将农产品远销各地;或许,未来的农村也不再是单纯从事农业生产与农民居住的地方,而是增加多种功能设施后成为城市居民旅游、度假、观光之地。甚至有观点大胆猜测,未来20年,最赚钱的行业不是做房地产,而是做农民。
在农村经济工作会议上,加快农村电子商务建设被提上日程。农民知道把农产品卖给谁,是农业现代化进步的关键第一步。借助网络平台,拓展农村信息服务业务、服务领域,使之成为遍布县、镇、村的三农信息服务站,最终会使农民成为最大的受益者。
随着国家对农业投入不断增加、对农民补贴不断加大,以及政府出台的各项扶持政策引导下,农业行业大整合已经展开。还有就是,加强农业现代化基础建设,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把资金和政策重点用在保护和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以及农产品质量、效益上。在“两个翻一番”的经济增长目标导向下,农民收入将由“稳定”上升到“稳定增长”。实现农业现代化,有稳定收入的农民何须要远离故土进城务工呢?
福利四:居住证将成城镇常住人口“新身份”
这边高楼大厦,那边棚户连片;这边霓虹闪烁,那边连基本的生活条件都不具备。这是城镇化进程中的容易积累的弊病所在。“十三五”期间的城镇化将不是简单的城市人口比例增加和面积扩张,而是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五中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把这个目标确定为:到2020年我国户籍人口的城镇化由目前36%左右提高到45%左右。
为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十三五”期间将“全面实行居住证制度”,有别于以往各类暂住证,含金量更高的居住证制度将覆盖全部未落户的城镇常住人口。目前,已经有25个省份出台了户籍制度改革方案,深圳、上海、成都等特大城市、大城市都明确提出了积分落户办法。解决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不再只是简单地解决身份问题,而要让农民工尽早在居住地享有义务教育、就业、医疗等多项基本公共服务。
城镇化是中国发展最大的潜力所在。胡鞍钢说,新型城镇化的过程使中国的现代化又上了一个档次。更加公平、共享、包容化的新型城镇化,其关键是提高城镇化质量,实现由“乡”到“城”的转变,最终目的是造福百姓。
福利五:你所期待的蓝天将成常态
去年全国161个城市的空气质量几乎是“十城九霾”。“环境污染是民生之患、民心之痛,要铁腕治理。”政府工作报告里首次把经济目标和民生环保目标共同放进去,提出了能耗强度下降3.1%以上的节能减排量化目标。这些约束性指标是对亿万人民的承诺,表明政府保护环境的决心很大。
“京津冀”这一带的目标是,到2017年煤炭利用零增长甚至负增长。根据北京市发改委的统计,2015年前11个月PM2.5累计平均浓度同比下降16%以上,大气污染治理取得阶段性成效,百姓能看到的蓝天白云,去年比前年多,明年比今年多。
“十三五”规划是最典型的绿色发展规划,“十三五”期间中国的发展也是更加绿色的发展。放眼全球,大多国家还停留在“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上,本质还是不损害子孙的生态资本。胡鞍钢认为,现在的中国,如果能在绿色发展的角度开好局,将不仅仅指导中国绿色发展,而是引领世界的绿色发展。(光明网记者张琳)
原文链接: http://economy.gmw.cn/2016-01/27/content_1866330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