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扶贫 利国利民
临汾市是山西省贫困面较大的地区之一,共有17个县(市、区),2960个行政村,总人口437万,其中有10个贫困县,662个贫困村,42.3万贫困人口,扶贫开发的任务艰巨而繁重。去年以来,我们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扶贫开发工作的一系列决策部署,按照精准扶贫的要求,加大领导和投入力度,大力实施扶贫重点工程,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了新突破。在国家光伏扶贫试点工程方面,我们临汾早谋划、早起步,率先在全国、全省实施光伏扶贫示范项目,走在了前列。2014年底前我市共启动了10个试点村项目建设,目前已建成7个示范村,3个村正在建设,其中5个已并网发电,成为我市扶贫开发工作机制创新的亮点工程,为全省、全国开展推广这项工作做出了示范。今年我市将在全面完成国家光伏扶贫工程30个试点项目的基础上,新建60个试点村,使我市项目村总数达到100个,装机总容量达到10兆瓦,进一步在全省、全国创出经验,做出示范,力争全国光伏扶贫现场会在我市召开。
一、光伏产业和扶贫开发相结合,实现扶贫开发由传统方式向现代方式的重大转变
近年来,国家和省投入到贫困地区大量扶贫资金,仅仅依靠发展种植业、养殖业等传统扶贫模式,扶贫开发的长远效益并不十分明显,必须实现扶贫开发由传统方式向现代方式的重大转变。多年来,我们一直在探索加快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贫困农民脱贫致富步伐的有效扶贫模式。特别是在实施精准扶贫的大背景下,帮助贫困地区和贫困农民选择好扶贫项目始终是扶贫开发工作的立足点和落脚点。
临汾市地处半干旱、半湿润季风气候区,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雨热同期。本地区的气候特点就是阳光充足,日照时间长,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748.4—2512.6小时,年平均气温9.0—12.9℃,属于太阳能资源三类地区。因此,在我市17个县(市、区)贫困村发展太阳能光伏电站项目,有着得天独厚的立地条件和资源优势,是促进贫困村农民集体增收和长远致富的最佳选择。
光伏扶贫就是开发利用贫困地区的光照资源,发展前景十分广阔。以此为载体开展扶贫开发工作,具备两个方面的优势:一是有效利用可再生资源,既产生了经济收益,又能达到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的效果;二是以贫困村为单位建设光伏电站,所产生的收益成为村集体的“资金源泉”,使村集体能够组织投资开发更多项目,而且长久受益。这样不仅改善了农村生活和生产条件,促进了贫困农民长远致富,而且实现了扶贫开发和光伏产业的双赢发展。
我们计划在每个贫困村,利用闲置的3亩左右的非耕地,建设一座装机容量为100千瓦的光伏电站,投资约80万元,其中扶贫资金解决50万元,地方财政配套解决10万元,其余20万元由项目村从电站收益中分期解决。每座100千瓦的电站每年可发电12-15万度,按照当前国家鼓励性政策,每度电收益约为1元,一年可收入12-15万元,收益期25年。电站收益作为扶贫资金规划使用,按照精准扶贫建档立卡确定的贫困村、贫困户、贫困人口分别进行帮扶,主要帮扶八个方面内容:① 0-3岁儿童综合发展项目; ②温暖助学工程; ③外出务工人员意外伤残保险;④80岁以上老年人生活补助;⑤农业科技示范项目;⑥改善项目村基础设施建设及其他公益项目;⑦产业扶贫项目(以扶持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为主);⑧建立村级扶贫小额信贷项目(或者建立互助资金项目)。说明:以上前六项为无偿扶持项目,每年由项目村提出资金申请,由管理中心报扶贫部门批准,资金额度占总收益的40%左右;其余部分用于两个有偿的生产项目,资金使用费原则上不低于国家基准利率。项目的实施基本实现一次投入多年收益的目标,从而形成扶贫开发良性循环的发展格局。
二、科学谋划,试点先行,稳步推进光伏扶贫工程健康发展
每一项工作的成败,前提是科学谋划,关键要抓好落实。我市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十六字新时期扶贫工作指导方针为指导,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的《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精神,抓住国家能源局、国务院扶贫办把我省、我市确定为“光伏扶贫工程”试点省、试点市的历史机遇,发挥我市贫困地区太阳能资源丰富,闲置荒山荒坡多的优势,大力实施精准扶贫光伏发电工程,创出一条把扶贫开发产生的效益再用于扶贫开发工作的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子。
在项目规划方面,我们以习总书记提出的到2020年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为指导,设计了两个“全覆盖”的工作目标。一是以建档立卡贫困村全覆盖为目标,在全市1000个贫困村建设1000个装机容量为100千瓦的光伏发电站,用电站的收益扶持建档立卡识别出来的贫困户、贫困人口,使他们年人均纯收入达到5000元以上;二是以无劳动能力的深度贫困人口为目标,结合地区区域经济发展和现代光伏农业开发,利用荒山荒坡、设施农业建设10兆瓦以上的光伏电站,每座10兆瓦电站每年向扶贫部门捐助100万元,用于全覆盖无劳动能力的深度贫困人口,每人每月补助300元,一年补助3600元,加上民政部门给他们发放的低保金1800元,每人每年收入可达到5400元,使深度贫困人口基本达到小康社会生活标准。
在项目实施方面,我们采取的办法是试点先行,由点到面,逐步推开。2014年底前我市共启动了10个试点村项目建设,设计标准全部为100千瓦光伏电站,分别是:大宁县而吉村、吉县屯里镇窑渠村和壶口镇留村、永和县阁底乡于家咀村、浮山县天坛镇赵家垣村、古县岳阳镇张才村、乡宁县关王庙乡赵庄村、大宁县徐家垛乡乐堂村、翼城县浇底乡翟庄村、尧都区县底镇李子角村。到目前,实现并网发电的有5个村,大宁县而吉村于2014年5月份并网发电,累计发电近13万余度;浮山县天坛镇赵家垣村已于2014年11月23日建成并网,累计发电近4万余度;吉县屯里镇窑渠村于2014年12月6日建成并网,累计发电3万余度;古县岳阳镇张才村和吉县壶口镇留村分别于今年3月16日和3月20日并网。完成电站安装工程,即将实现并网的有2个村,永和县阁底乡于家咀村和乡宁县关王庙乡赵庄村,预计可在本月底下月初完成并网。正在建设的有3个村,大宁县徐家垛乡乐堂村、翼城县浇底乡翟庄村、尧都区县底镇李子角村等3个试点村正在建设中。
在宣传发动方面,按照国务院扶贫办、国家能源局和省扶贫办的部署要求,今年3月12日,我市召开了扶贫开发暨国家光伏扶贫试点工程启动(培训)会议,市委副书记王文英,市人大副主任原学义,市政府副市长王振宇,市政协副主席陈玉士等市四大班子有关领导出席了会议,对国家光伏扶贫试点工作进行了全面动员和安排部署,参会人员共450人。大会之后,我们紧接着举办了全市光伏扶贫工程培训班,邀请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国网山西电力临汾供电公司等部门负责人,对参与实施光伏扶贫试点工作的定点扶贫工作团团长或政委、市直工作队队长、各县(市、区)有关部门负责人、试点村支部书记或村委主任、承建企业进行了为期一天的系统培训,参会人员共260人。
实践证明,国家光伏扶贫试点工程符合国家产业、环保政策,符合我市农村实际,深受群众欢迎。今年我市规划建设90个试点村,除国家试点县吉县、大宁、汾西每个县确定的10个村(共30个村)外,又整合各类扶贫开发资金,规划安排了60个村,涉及10个山区县和翼城县、尧都区,共12个县区。到2015年底,我市100千瓦光伏电站总规模将达到100个。我们要求各县市区3月份着手启动试点工程建设工作,10月底前全部建成并网,争取全国光伏扶贫工程试点项目建设现场会在我们临汾市召开。
三、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切实打好光伏扶贫工程这场硬仗
光伏扶贫工程是一项扶贫开发攻坚工程,也是我市转型发展的战略性工程,需要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职责任务,部门密切协作,才能打好扶贫攻坚这场硬仗。
为了加快推进项目实施,去年我市成立了“光伏扶贫项目推进领导组”,市委王文英副书记任组长,市政府副市长王振宇、市发改委主任师学瑾、市扶贫办主任杨刚杰任副组长,成员单位有:市发改委、扶贫办、财政局、农委、林业局、国土局、招商局、国际资金管理局、国家电网临汾公司等。领导组办公室设在市扶贫办,具体负责项目的组织实施。领导组定期召开联席会议,研究解决项目建设中存在的问题,通报项目建设进展情况,推动了试点项目的建设。去年11月,我市扶贫开发领导组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临汾市精准扶贫光伏发电项目建设工作的意见》。
早在2012冬季,我们就将市电力公司扶贫工作队安排在大宁县而吉村开展光伏扶贫试点的前期工作,2013年5月份赴河北英利集团考察洽谈合作模式并开始光伏电站的设计建设,去年八月和九月分别参加国家能源局在安徽金寨和北京举办的光伏扶贫专项会议。十月份承办了省发改委和扶贫办在临汾召开的光伏扶贫工作研讨会。11月我们组织三个试点县分管副县长和有关县人员二十余人赴山东青岛考察取经,学习借鉴光伏发电扶贫工程的先进经验。12月赴深圳比亚迪考察光伏组件。通过以上系列工作和实践,为我们临汾光伏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光伏扶贫工程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部门参与,各负其责,各司其职,共同完成。在试点项目建设中,扶贫部门是牵头部门,负责光伏扶贫项目组织实施、检查验收、后期收益管理等。发改部门根据国家有关政策,做好光伏扶贫工程项目申报、立项、备案等工作。财政部门负责项目招投标、项目资金测算监管、拨付等。电力部门负责项目村配电网改造及系统调节能力改进,优先保障计划内电站并网服务和电量计量方面的支持,与用户按月结算电费。国土、林业部门负责做好项目占地手续完善工作。招商局、国际资金管理局负责做好项目资金的筹措工作。扶贫工作队协同村干部协调项目占地、项目建设工程质量监理、办理电站并网相关手续等。各县市区协调乡镇、村委作好光伏扶贫项目所在地群众思想工作,为项目的开工建设创造了条件,保障了试点项目的顺利推进。
近日,国务院扶贫办开发指导司白晓华处长、段求明副处长,国家水利规划设计总院工程师吕嵩一行3人,深入我市蒲县、大宁、吉县、浮山,对光伏扶贫工作进行了政策调研。国家能源局委托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专家赴我市,对光伏扶贫工作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为国家光伏扶贫工程在政策和技术方面做出了我们临汾应有的贡献。
总之,在光伏扶贫工程试点项目建设过程中,我市做了一些积极有益的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效。今后,我们有信心、有决心紧紧抓住新时期扶贫开发的大好机遇,按照国家和省的统一部署,继续发扬苦干、实干、大干的拼搏精神,把光伏扶贫作为当前扶贫开发的重要手段,当好排头兵,做好先行者,加快推进我市的光伏扶贫工程试点工作,全力以赴打好打胜新一轮扶贫攻坚战,为实现弊革风清、促进富民强市,为确保2020年全面实现贫困人口同步达小康的宏伟目标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