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包袜子损失25900元 网购族这些习惯真的不好
家住东缉虎营的市民任女士,上个月在淘宝网买了一包袜子。付款后,商家发货,任女士静待快递上门。但快递没来,3月30日来了一条短信,说淘宝网出现故障,钱被卡在支付宝里没法提出,需要先退款,然后再购买。
买了什么商品,自己的账号、手机号,短信里说得清清楚楚,任女士据此确认对方就是卖家,于是在电脑上打开了短信中提供的网址。看起来,确实是淘宝的页面,任女士顾虑全无,按要求输入了银行卡号和验证码。“输一次显示错误,又输,又错误,一共输了9次,感觉不对劲了,赶紧停止。”但已经来不及了,银行的短信很快发来,任女士的信用卡消费25900元。任女士赶紧报案。
大意+轻信=损失
两万多元已经进了骗子的账户。警方称,案件正在调查当中。近年来,这样的案子多不胜举,但最终追回损失者少之又少。任女士会是幸运者吗?
曾在公安城北分局刑警大队担任中队长的胡亚成,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刑侦”。在他看来,网络、异地、卡卡转账,无疑都为调查增加了难度,同时,发案率较高、恶性程度较低、警力有限,过多力量投在此处不现实。“百姓利益无小事,你可以指责警察。但百姓利益还有更大的事情,事分轻重缓急,这是现实。”
鼓楼派出所的徐警官称,这种退款诈骗的特征是:冒充卖家,联系买家,谎称异常,“指导”处理,诱入钓鱼网站,用户进行支付操作,作案完成。
徐警官说,此种骗术其实并无新意,只要与卖家核实一下,一切都可以避免。而所有受害人都共有一个特征:大意、轻信。
这些习惯真的不好
骗子会去找谁?长风街一小区的保洁员郭女士告诉记者,她每天都要清理很多快递包装盒,少的时候十几二十个,多的时候上百个,带快递单的塑料袋就更多了,上面的姓名电话标得很清楚。郭女士在此干保洁三四年了,“一些年轻人要么拆开包装随手扔进垃圾桶,要么就和废报纸、旧纸箱一起当废品卖掉。”她说。
记者经走访发现,很多人不仅没有清除快递包装上个人信息的习惯,对于购物的场所、使用的 WIFI 也不太关注。经常网购的许女士说,她经常会去一些环境比较好的地方,点个饮料什么的,然后通过免费 WIFI 上网选购东西。“一般没什么问题啊,我觉得还比较安全吧。”她说。
然而正是这些习惯,让骗子轻而易举地猎取了个人信息,然后伪装卖家、骗取信任、进行诈骗。
最安全的做法是,固定购物电脑和购物 WIFI, 收到快递后及时清除包装上的个人信息。(记者薄鸿)